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到底对全球汽车市场有多大的影响和冲击?
或许,我们或许可以从2024年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榜单看出一些规律和答案。
2024年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榜单公布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排名和销量,甚至有不少评论称,在汽车领域,日德美韩依然强大,丰田依然霸榜第一,大众第二,而且都是千万级别的销量。
就连在国内已经悄无声息的现代起亚,也还牢牢占据着第三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客观来说,中国的汽车企业,确实还处在追赶者的角色。
然而,重点是年度销量的同比来看,13家外企中,有11家是负增长,通用、福特、雪铁龙倒退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两位数,而位数不多销量增长的外企只有铃木和雷诺,而且增长率极为优先,只有可怜的百分之0.3和1.6。
从汽车销量的增长率来看,比亚迪同比增长41.4%,吉利同比增长19.6%,奇瑞同比增长42.6%,这和汽车外企的一片哀鸿,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量的排行也可以看到,奇瑞以88万辆排名第一,名爵、比亚迪和吉利紧随其后,国产品牌汽车出口量碾压合资品牌,显然形成一边倒的形式。
按照40%这样恐怖如斯的增长量,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国产汽车的总量超过丰田、大众、起亚,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是在加收关税的前提下,只要不是欧美完全禁止中国汽车进口贸易,中国的国产汽车出海加上本土强大的内需支撑,总销量爬升到第一梯队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能明白,欧美各国为什么都对中国品牌汽车戒备万分,动用各种制裁和敌对,毕竟,新能源汽车买的人多,燃油车自然买的人就少了,这种明晃晃地抢人家蛋糕,肯定急眼。
识时务者如宝马,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最近接受采访时称,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同时,高翔也表示:在中国,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消费者对车内数字体验的高期望值,这是宝马必须积极满足的重要需求。而宝马将致力于引入真正能够为车辆增添价值的AI技术,并已着手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展开合作,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此前,宝马已宣布在沈阳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并对沈阳的工厂和设施进行大规模升级。
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读懂趋势,适应规律,拥抱市场才是老牌车企,尤其是像宝马这样的合资品牌在未来能否博得一席之地的唯一出路,而用所谓的关税构成贸易壁垒等阴招,不做创新地抱残守缺,最后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中国的国产品牌汽车,正在以绝对增速快马加鞭,赶超以往国外品牌一统全球的市场格局,无论是比亚迪、奇瑞、吉利还是小米、小鹏、理想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过不了几年,有朝一日,终究会让对手瑟瑟发抖,脊背发凉。(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