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教中国车企做智驾?国产7nm芯片笑而不语:脸疼不?

这年头,总有人喜欢站出来给你上课,尤其是在他们发现你要连续掀桌子的时候。

最近那个全球零部件大佬,博世。



在我们的地盘上,对着一众埋头苦干的中国车企说:
欸,你们那个中阶智驾就别自己搞了,特斯拉FSD“断代领先”,你们不行。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
像不像当年跟你唠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那套嗑?
大佬发言,听着挺唬人,结果一看实战,嘿!

——被吹上天的FSD,到了中国复杂路况,什么公交道识别、闯红灯误判,表现得像个刚拿驾照的实习生,甚至被国产方案按在地上摩擦。




这就很魔幻了。

魔幻归魔幻,现实的耳光打得是真疼。



这种场面再次提醒我们:想在智能化的下半场玩得转,核心的“大脑”——芯片,必须得是自己的!
不然人家随时能给你断供、卡脖子、或者用一个“不适配中国路况”就把你打发了。

这你受得了吗!?

就在这种背景下,有些“头铁”的玩家选择硬刚。
比如吉利,不仅自己撸起袖子搞全域AI、整“千里浩瀚”这种准备量产L3的大杀器,还早早布局,重金砸进了芯片自研这条“窄路”。



这不,吉利战略注资的芯擎科技,在前几天正式甩出了7nm车规级的“星辰一号”智驾芯片,512TOPS算力,原生支持最新算法,性能参数直接拉满。


“中国芯”的意义在哪?
在于,我们,中国人手里握着从座舱(“龍鹰一号”已在银河E5等车上百万量级交付)到高阶智驾的全套自研解决方案。



以后搞“智驾平权”,想让更多老百姓用上安全好用的智能驾驶,就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被高价“割韭菜”了。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底气。

所以你看,有时候被“逼”一下,或者被所谓的大佬“教育”一下,还真能整出点硬核花活儿。
当别人还在为选谁家的“大脑”发愁时,以吉利代表的国产车企,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大脑”更聪明、更便宜、更能打。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与其等风来,不如自己造台鼓风机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