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还在为销量规模“内卷”时,长城汽车用一份“有质量的增长”年报,重新定义行业价值坐标系——2024年营收2021.95亿元(+16.73%)、净利润126.92亿元(+80.73%),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涨2.3万),新能源销量32.22万辆(+25.65%),海外卖车45.41万辆(+44.61%)……这串漂亮数据的背后,藏着三个“以用户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拒绝“低价换市场”,用“价值共识”赢用户

在行业大打“价格战”时,长城汽车反其道而行之,靠“品质平权”让用户心甘情愿“多掏钱”:魏牌高山、山海炮斩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坦克500通过澳洲ANCAP严苛考验,哈弗H6、坦克300等3款车型登顶中国燃油车用户满意度榜首。

用户愿意为“看不见的安全”“摸得着的品质”买单。更关键的是,1.03万元的单车净利润(同比涨46%),没有变成股东的“分红”,而是投入到徐水试验场、电磁兼容试验室等“隐性基建”,用35年如一日的“品质死磕”,兑现“为用户造好车”的长期承诺。



从“技术自嗨”到“用户普惠”,让高端技术“走下神坛”

智能新能源时代,长城汽车把“科技平权”刻进DNA:

【电四驱全民化】: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让“四驱性能、两驱能耗”成为15万级车型标配,2024年新能源销量突破32万辆,让电四驱从“高端专属”变成“千家万户都能享有的平权技术”;

【智驾无门槛】: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实现“无高精地图全场景开城”,连重庆盘龙立交这种“魔鬼路况”都能轻松拿捏,魏牌全新蓝山用户智驾使用率高达96%,用“老司机级”体验让智能驾驶告别“噱头时代”;



【越野大众化】:中国每卖2辆越野车就有1辆来自长城,坦克300Hi4-T、二代哈弗H9等车型,用“全动力布局+场景分级标准”,让硬核越野不再是“少数人的玩具”,普通用户也能安全享受诗和远方。

“出海赚的钱,反哺中国用户”,这才是真·长期主义

当同行还在“低价冲量换外汇”时,长城汽车早已实现“生态出海”进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巴西工厂2025年中投产,魏牌高山登陆迪拜、坦克700Hi4-T征战哈萨克斯坦……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近30%,却坚持“不赚快钱”。



用海外市场的高价值收益反哺国内研发,让Hi4技术、Coffee OS 3智慧座舱等“国际级配置”能以更亲民的价格落地。比如刚开启预售的二代哈弗枭龙MAX,13.88万起就标配第二代Hi4技术+智驾系统,真正实现“用全球市场养中国用户”。

行业视角看长城: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破局”

这份年报的行业价值,远不止于数据漂亮:

破局“规模与利润”的悖论:靠技术溢价(单车收入涨2.3万)而非低价走量,证明中国品牌能靠“价值竞争”而非“价格厮杀”突围;

破局“本土与全球”的割裂:从产品出海到“研产供销服”生态出海,在泰国、澳洲等地实现“本土化研发+本地化生产”,让“中国车”真正成为“全球车”;

破局“企业与用户”的对立:126亿净利润背后,是“用户满意度”与“企业盈利”的正向循环——赚的钱要么变成用户看得见的配置升级(如魏牌全新高山标配高阶智驾),要么投入看不见的技术研发(2.3万研发人员、连续3年研发投入超百亿),真正把“以用户为中心”从口号变成了可持续的商业逻辑。



当行业还在为“销量焦虑”时,长城汽车用这份年报证明: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企业单方面的自我狂欢”,而是与用户“双向奔赴”的价值共生。从品质造车到技术普惠,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反哺,长城汽车的“用户答卷”,或许才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的正确打开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