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夏天,河南郑州高新区东史马村的村民们迎来一个“好消息”:村子要拆迁了!开发商带着厚厚的补偿协议挨家挨户敲门,村民们看着协议上的赔偿款,笑得合不拢嘴。
可唯独一位名叫任金岭的七旬老人,死死抵着自家斑驳的木门,就是不愿意签字。
任金岭
任金岭家的老宅,乍一看灰头土脸,墙皮剥落,和周围的水泥楼房格格不入。可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大门,里头却藏着让专家都瞪大眼睛的“宝藏”:雕花房梁上盘着瑞兽纹,青砖地面刻着福禄寿纹。
最扎眼的是一块道光皇帝亲笔题写的“辅翼国政”匾额,匾额下首落款题字“布政使司布政使任德润”,金光闪闪地挂在大堂正中。
原来,这宅子是任家祖上二品大员任君选在乾隆年间建的,其后代任德润又获得道光赏识,花了三代人的心血扩建,使任家成为清代当地有名的大户!
大门匾额
后来任家怕战乱毁了宝贝,愣是把值钱的瓷器、字画全用泥巴糊在墙里,这一藏就是200多年。任金岭从小听爷爷念叨:“这宅子的一砖一瓦,都是咱家的命根子!”
拆迁队起初没把这倔老头放眼里。他们甩出第一张牌:“老爷子,500万!够您买十套新房。”
任金岭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眼皮都不抬。价格很快飙到3000万,村里人急得直跺脚:“老任头疯了吧?这钱能养活五代人!”
祖宅俯瞰图
直到开发商咬牙拍出1个亿的天价,任金岭终于开口了。他指着院子里那棵祖宗栽的老槐树说:“看见没?我爷爷在这树下教我认字,我爹在这屋里咽的气。别说1亿,你们就是给我100亿,也买不走我家的根!”
开发商恼了,决定先绕过他们家。于是施工队直接“包抄”了任家老宅。白天挖掘机围着房子“哐当哐当”抖得茶杯乱跳,晚上断电断水,任金岭和老伴只能点蜡烛摸黑吃饭。
最惨的是下雨天,工地泥浆倒灌进门,70多岁的老人还得一桶桶往外舀水。
老宅里的古董
村里人劝他:“您这是何苦呢?”任金岭却掏出一本发黄的族谱:“乾隆四十年,任家逃荒到这里,一砖一瓦攒出这宅子。要是毁在我手里,死了都没脸见祖宗!”
转机来得挺意外。开发商为了“打脸”任金岭,专门请来文物专家鉴定,想证明这破房子不值钱。结果专家进门没多久就惊叫出声:“确实不能拆,这些都是文物啊!”
房梁上被熏黑的木雕,竟是失传的“透花镂刻”工艺;东西厢房门窗上,雕刻着“仙鹤云海、双鹿食草”等精美图案!还有不少祖宅留下来的明清瓷器、古籍、官袍等古董。
任金岭介绍自己的祖宅
经过专家考证,任家祖宅在清代一度占地高达30多亩,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后剩下两进宅子、48间房和几座藏书楼,占地不到4亩了。饶是如此,也是不可多得的完好清代文物。
2009年,郑州市政府一纸公文贴上任家大门:老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改名“天祥博物馆”,任金岭夫妇自然担任了第一任馆长。
2017年,任家古宅经过申请再次改名,河南省文物局审核后,变更为“郑州天祥博物馆”。“天祥”二字,来源于其村落原有的名字“天祥寨”。
天祥博物馆
成功建馆后,任金岭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带领游客免费参观博物馆。后来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他的儿子和儿媳接过了传承的火炬。
有人替任金岭算账:“您亏大了,要是当年拿了1个亿,现在早成土豪了!”老人却指着院子里追逐嬉戏的孩子们说:“有些东西啊,用钱是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