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丽莉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我拂开门上的灰尘,推开一扇又一扇古老的木门,知道了你的故事。
你叫李如碧,生于乾隆乙未年,在十六岁那年,嫁入屏南的这座大宅门,成为薛家的儿媳。丈夫比你大二十岁,在娶你之前,已有妻室。这桩看上去不匹配的婚姻,是如何促成的呢?
原来,在乾隆五十三年,担任台湾中营守备的薛文潮为国捐躯,被朝廷追授广威将军,赐于国葬,入昭忠祠。次年,其弟薛文涛躬赴台湾迎回兄长灵柩,途经各城均行举公祭。在福州城外,一李姓大户人家得知薛文涛虽家有发妻,但膝下无子嗣,愿将女儿相许,光大英烈门庭。
这位被许配的李家女儿,就是你,李如碧。
你的过门,对于屏南薛家的薪火相传起到关键作用。身为大家闺秀的你,有见地、有魄力、有德操,儿子不足五岁便为其捐获国子监太学生,为科举仕途做好准备。不幸的是,儿子年仅二十八岁便英年谢世,丈夫薛文涛也于同年逝世。
至此,薛家剩下一门寡妇和三个孙子,孙辈年龄均在十岁以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下去?
身为一家之主的你,没有被丧夫、丧子的痛苦击倒。你带领儿媳,勤俭持家、不懈努力,大兴土木、建屋造房,还开设私塾培养后人,薛家不但没有家道中落,反而蒸蒸日上,富甲一城,成为屏南一邑佳话。
在你的教导和筹谋下,薛家成为了书香世家,孙辈、曾孙辈进取明达,在科举上大放异彩,成为屏南地方显赫的书香门第。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在旧时,女子不能选择婚姻,你作为父兄仰慕英雄的“礼物”,被许配给薛家。你没有完全被动地接受命运,虽然被困于闺阃,你却精于经营,振兴夫家,将薛家从武将家庭转向了书香门庭,走向了更为稳定的文官道路。
在简介的最后,我看到薛氏族人用“继配”将李如碧载入家谱,彰显其特殊身份地位。在我看来,“继配”两个字哪能概括你的功绩?薛家的振兴,起始于你,薛家的发展,离不开以你为代表的薛家女眷。
在当时,你就被福建学政李嘉端赐予“女中豪杰”匾额嘉奖。皇帝圣旨,州府赐予薛家“乡魁”“文魁”“品学兼优”“父子登科/兄弟明经”的文匾,如今,这些匾额仍旧悬挂于厅堂。
七重门,锁不住“李如碧”们的荣光,扫开历史的烟尘,我们看到,即使在命运无法自主的年代,你们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甚至为家族逆天改命。
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
——《写乎》《作家荟》关于稿酬的启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众号最低阅读量≥200,稿酬5元;一个月内(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众号阅读量≥500的,稿酬10元;阅读量≥1000的,稿酬15元;阅读量≥1500的,稿酬20元;阅读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5元以上者70%发放给作者,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留作平台经费。
2、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
3、要求原创首发作品,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
4、《作家荟》(散文诗歌类)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写乎》(历史文化类)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