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有点不寻常。

3月小阳春接近尾声,政策发酵不是很理想,最近地方开始发力了,今年首轮土拍,各地都拍出了新地王。

按照时间顺序汇总一下:

北京: 海淀区上地板块,10.23万楼面价。

上海: 静安寺社区, 16.23万楼面价。

杭州:滨江水电新村,7.7万楼面价。

成都:锦江区金融城,4.1万楼面价。

特别是成都这次土拍,颇有戏剧性,可能是现场举牌太热了,把主持人都整出汗:

网上一阵戏谑,房地产过热了。


怎么看待地王频出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楼市重启复苏的信号。

在以往楼市的逻辑中,似乎有道理。

地市和楼市的关系,就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现在面粉都这么贵了,面包可不得跟着涨价吗?

在以前的楼市中,这确实是一个楼市上涨的信号:

之前有媒体说过地王的逻辑,地方和开发商一起推高地价,然后拉动整个楼市价格,拉高之后还有一些事就不说了。

至少说明一个风向:

地方在实实在在得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这对当前的楼市是一个积极信号。

但是能不能达到以前的效果呢?

简单说一下:

1、楼市结构

地王主要是新房价格,因为房价一直上涨, 在以前新房价格是低于二手房的,所以拍出地王,新房涨价,二手房也跟着涨。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新房一般有限价,二手房都在以价换量,二手房比新房还便宜,新房对二手房的拉动作用有限。

另外就是:

从2021年开始,中国楼市进入存量阶段,市场主要以二手房为主新房对楼市的影响越来越小

这种情况下想靠地王来拉动楼市回暖,恐怕难度比以前大。

2、区域分化

大家看这几个拍出地王的城市:

北上杭成,未来应该还有深圳。

这些地方的楼市本身就很热,特别是上海和成都,这几年楼市调整对它们的影响不大。

什么原因:

一个是中国最核心的稀缺资产,一个是覆盖整个大西南的中心城市

更不用说杭州,今年可谓赚足了风头。

这些地方,只要拿出压箱底的优质地块,根本不愁价格。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二三四线城市,土拍的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基本都是底价成交,很多还是国资平台左手倒右手。

3、呵护楼市

今年,稳住楼市已经写入了工作报告,地方也是想出了各种方法稳楼市。

比如最近特别火的无锡马拉松,大家只关注野鸳鸯事件,没有关注到一个信息:

只要在无锡跑马拉松,就给8万元购房优惠。

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其实还是做过客群分析的,有精力和习惯跑马拉松的,一般也有买房的能力。

而且,地方也在整顿唱空楼市的声音,都说明对楼市呵护有加。

这份苦心,大家领不领情呢?

就这样。

另外:

误解国家了吗?

最近,有一个政策,在坊间引起不小的争议,大家喷的比较厉害,不过也有一种看法:可能是误解国家了。真的是这样吗?

可以继续阅读: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500个点赞局势

阅读10万+ 深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