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牢牢把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契机,积极探索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着力筑牢水安全保障网,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


科学治水,构建现代水利“智慧网”。水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近年来,仪阳街道以智慧水务为抓手,推动水资源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通过安装智能水表、搭建管网监测平台,实现居民用水实时分析、漏损精准定位,年节水超5万吨。在此基础上,街道聚焦河道淤积、堤防隐患等重点问题,实施完成了汇河清淤疏浚工程,加固堤坝1.2公里,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为居民筑起“安全水防线”。针对农村供水管网老化问题,街道启动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工程,对实施管网改造的村给予30%的资金补助,惠及居民2000余户,水质达标率100%。


节水护水,凝聚全民参与“向心力”。每一滴水都值得被珍惜。在“中国水周”期间,仪阳街道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节水进万家”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社区节水宣传活动生动展示了“一滴水的旅程”;节水知识明白纸和手抄报展览覆盖了辖区6个社区;“节水家庭”评选活动通过推广节水龙头安装和循环用水技巧,成功带动500余户家庭积极参与节水

行动。此外,街道还成立“护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巡查河道、清理沿岸垃圾,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水课堂”,发布节水科普短视频,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王阿姨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水‘取之不尽’的,现在才明白,节约用水就是为子孙后代守护未来!”


长效治理,织密节约用水“保障网”。保障水安全,节约用水,重在久久为功。仪阳街道注重村级污水处理与水循环利用,周王墓村农村节水设施树立了典范,该村节水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小型处理站+生态化利用”模式,科学设计管网走向和污水收集池容量,确保厨房、浴室和院内水池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全村雨、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流通,并在全村低点修建一座100m3三级沉淀池,实现污水自然流淌与集中收集。通过建设AO微型污水处理站,沉淀池内污水得以净化处理,出水可直接用于就近灌溉生态苗圃。通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全年处理设施用电成本仅2000余元,节省拉运费用29000余元,节省苗圃灌溉水费1500余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解民渴”到“润民心”,从“保生存”到“促发展”,水安全的命题始终关系国计民生。仪阳街道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让每一滴水都成为幸福生活的源泉。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吕松 张雪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