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宁阳县伏山镇施家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只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它们撑着褐色的“小伞”,在菌垄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散发着淡淡菌香,村民们正穿梭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收工作。
“大家仔细点,把羊肚菌按照品相分好类,装箱时要轻拿轻放。”基地负责人闫帅头戴遮阳帽,皮肤黝黑,正指挥着村民们忙碌地采收。他告诉记者:“我去年才来这里,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当地的环境,效益不太好。但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现在采取了适应当地的措施,羊肚菌的长势和产量都上去了。”
闫帅介绍,这个基地有10个大棚,占地10余亩,这批羊肚菌是去年冬天播的种,现在正值采收旺季。预计每亩能产1000斤鲜菌,每斤能卖50元左右,亩收益能达到5万元,整个基地这一季就能赚50多万元。
伏山镇施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施成祥说:“这个基地原来是种苗木的,后来苗木市场行情不好,就闲置了。去年村里把基地发包出去,引进了羊肚菌种植,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
施成祥边走边和记者聊:“羊肚菌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高,还能利用‘冬闲棚’资源错峰生产。现在看,种羊肚菌比其他蔬菜效益高出七八倍呢。每年能给村里增加近3万元收入,还吸纳了100多人次劳动力,人均年增收万余元。”近年来,施家村建设了涵盖苗芽菜、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农业产业示范园,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展望未来,施成祥充满信心:“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完善基础设施,把羊肚菌产业做成我们村的特色产业,让更多村民受益。”
(大众新闻记者 王洪涛 实习生 蔡芹凤 通讯员 周振龙)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