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泰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23年底前实现全市涉农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后,坚持以系统化精准化思维推进提标改造工作,提升治理效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
精准统筹 ,找准提标改造的切入点。新泰市印发了《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改造工作方案》,以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效果为目标,规范建设运维,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短板。一是开展全面排查。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全市745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开展全面排查。重点对村庄治理模式、收集率情况以及全市6个2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完成时限,开展提标改造。二是推进老旧低标设施改造。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综合评估,已不能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设施,纳入提标改造范围实施改造。距离城镇污水管网3公里以内的区域、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居住人口大于1000人的自然村,优先选择纳管改造治理;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人口规模较大、聚集程度较高的区域,可采用原址改建、整合归并、新增强化处理模块改造等方式。三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常态化管护。组织各乡镇街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常态化管护制度,督促村居民委员会落实常态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鼓励村(居)民委员会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协助做好巡查、检查、维修、监督等,引导村民加强管控、自觉做好户内设施日常清理管护。
精准施策,把握巩固提升的突破点。一是探索资源化利用提升改造方式。总投资419.3万元实施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及巩固提升项目,先期对15个采用集中拉运模式的行政村开展巩固提升,通过对已有设施升级改造,灰水收集池配备农灌设施等,实现项目村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获得370万元省级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扶持,覆盖农户5554户,受益16911人,形成典型模式后将逐步推广,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二是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水平。全市6个50t/d及以上集中式污水处理站采用第三方专业机构与乡镇人民政府自行运维相结合的模式,规范运维管理内容,明确出水水质要求,做好日常运维及用电等记录,19个建设20t/d以下小型一体化设备的村由村级工作人员组织运维,在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前提下降低运维成本。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2次对20t/d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三是严格督导考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等专项核查,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各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暗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核查情况纳入全市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精准保障,抓住长效运维的关键点。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新泰市7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单位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设施分类管理要求,同时提出了明确的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保障设施稳定运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强化技术保障。定期聘请专家对全市处日处理能力20t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现场帮扶指导。结合设施现场运行情况,对运维人员进行技术讲解和指导,对个别运行不稳定的设施现场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保障设施运行效果。三是强资金保障。按照《新泰市城乡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对具体落实的乡镇街道给予一定鼓励,给予上缴污水处理费的乡镇街道双倍返还,返还资金用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有效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为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郭慧 )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