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在叛逆期时的种种行为,很多父母常常感到无奈和困惑。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似乎总是与父母对着干,拒绝听从建议和指导,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在叛逆期更好地倾听父母的声音,成了每一位父母需要面对的挑战。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自闭、多动与抽动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丰富的个案经验。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机网瘾、厌学、恋爱问题、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为(长程陪伴有丰富的经验)、青春期问题、考前焦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障碍。

叛逆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和独立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个性,希望被认可和尊重。但是,当孩子们采取反抗的态度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往往会让沟通变得困难。此时,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孩子的感受,从而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渠道。

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倘若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试图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那么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你可以问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是什么让他们感到不满。尊重他们的感受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也会导致他们更加愿意倾听父母的意见。

在这段时间,孩子们希望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渴望被聆听。如果父母试图通过指令与命令来进行教育,势必会导致反感。与其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如尝试开放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问问他们的看法,甚至让他们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给孩子提供选择也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让他们在一定的框架内做决策,例如,今天是想先做作业还是先看半小时电视。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感受到自主权,也能在选择中学习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他们在选择中体验到成功时,会更加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建立一种安全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压力,他们亟需一个可以倾诉和分享的空间。父母可以试着在轻松的氛围中,谈论一些日常琐事,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诉说是被理解的。这样的环境使得孩子更加愿意和父母分享他们的担忧和想法。

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父母的反应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父母能够保持冷静,选择以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再用愤怒与责备来回应,那么孩子会发现,这样的沟通是有益的,愿意向父母倾诉更多的心声。可以用鼓励的方式而非惩罚来引导,比如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进步可以给予表扬,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改变,这种正向的反馈会使孩子更加愿意去尝试听从父母的建议。



陪伴是孩子在叛逆期最需要的。虽说孩子在这一阶段常常表现得相对独立,然而内心实际上依然渴望亲情的温暖。父母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活动,例如一起打球、做手工,甚至只是一起吃饭。通过这样的陪伴,父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孩子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在处理孩子叛逆行为时,父母还需要设立明确的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能够接受的,哪些是必须避免的。设定界限时需要注意方式,尽量用温和的方式表达,而不是强烈的指责。可以用分享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些界限设定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解背后的意义。http://www.changwanyuyin.com

最后,保持耐心是应对叛逆期孩子的重要品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需要时间来探索自我,需要时间去理解父母的建议。父母需要意识到,每一次看似无效的沟通都是为未来的顺畅交流打下基础。破解孩子的叛逆密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浇灌的树苗。每一位父母都在这条教育的路上努力前行,希望能够与孩子之间建立更深的理解与信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