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开始拔节,黄淮海、西北进入返青起身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9.7%,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各地因苗施策,有序开展田管作业。

在安徽颍上,种植户们正在对冬小麦追施水溶肥。安徽省今年应用智能预测预报系统,为20万个新型经营主体和60多万名农机手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还开发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预报预测产品。


安徽省气象局局长 胡雯:比如说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风的预报也非常关键,所以就把最新的风的精细化预报给到大家。


河北石家庄的430万亩冬小麦已全部返青。在藁城区北营村的麦田里,5台自走式打药机正开展喷洒作业。和往年不同的是,它们配备了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能够边作业边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


石家庄市藁城区农机中心副主任 王贺:减少了重喷、漏喷,使田间管理更加高效精准。


今年我国继续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其中水肥一体化作为主流增产技术,在更多地块得以推广。在青岛即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将水肥一体化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的同步、精准输送。


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土肥科农艺师 战雪蕾:根据不同的墒情还有小麦的苗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不同肥料的配方配比。


新疆今年实施“总量控制+弹性配置”供水模式,坚持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粮食生产用水得到有力保障。在水肥一体化上,重点推进智能水肥决策系统与滴灌网络的协同作业。


新疆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 谢映周:我们的高标农田50%都实现了自动化灌溉,根据作物需水的规律或土壤的墒情自动开启,这种灌溉方式就可以构建合理的增产群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