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热土广袤,当历史、地域与文化的三维交错,也构筑起湖湘文化广阔的概念空间。由岳麓书社主编的《湖湘文化极简史》近日正式出版,该书以简明的叙述厘清文化发展的支脉与主流,标定历史演进的激流与浅滩,拓印文化史的基本风貌。


湖南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有“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美誉。这片沃土孕有的湖湘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灿烂瑰宝。湖湘文化源流深远,蕴涵丰富。它源自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成为一个容纳多种要素的复合体。既包括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又传达了特色鲜明的精神特质;既包含了上层社会的“雅”文化、精英文化,又容纳了世俗文化、大众文化;既保留了沅湘先民的文化成果,又吸纳了秦汉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原文化;既澎湃着汉文化与儒学的风尚,又荡漾着“三苗”“荆楚”的蓬勃生机。可以说,正是这种多源合流,彼此激荡,拓宽了文化的发展空间,也共同涵养着“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里一脉相承,湖湘文化也彰显着传承性与连续性的一体两面,又依时而变、随物赋形,具有自我更新、回应时代、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湖湘文化极简史》全书以历史时期为纲(从史前至1949年),依时序展开湖湘文化由古至今的十个章节。由史前先民的文化创造起笔,通过对古史传说与考古资料的交互追溯,还原湖湘文化发祥之初的概貌。


秦汉以来,“湖湘”的地域自觉苏醒,文学、工艺、医学、科技等领域辉光日新,于隋唐达至全盛,“湖南”得名于此时。宋元开启了理学风尚,书院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到明清之时,湖南建省,茶陵诗派兴起,经世哲学肌骨渐丰,湖湘文化的古典一端佳酿已成,为引领历史巨变积蓄力量。“百年近代史,半部湖南人”,救亡图存的冲锋号吹响,最富朝气的湘楚大地迎来缓慢而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于中流显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尤为激越。流动的历史蔓延至当代,芙蓉国里尽春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硕果累累,为湖湘文化注入新鲜的内涵。


《湖湘文化极简史》坚持在新时代历史观指引下体认文化、叙述历史。虽然是极简史的书写,但编者做到在各种史料的交互中辨认湖湘文化的经脉,并以凝练、客观的表达呈现历史的本来面貌,揭示文化演进的规律与进程。该书编写组表示,“期望读者能通过简短的阅读,勾勒出湖湘文化基本且清晰的历史脉络,在广阔的时间维度上,观测到更为宏观的文化面貌”。以此为基础,才能培植历史自觉、涵养文化自信、增强地域认同,让传承与发扬湖湘文化的步伐走得愈发有底气、见神采。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