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可一书店微信公众号
在离散与回归之间
寻找千禧一代的华语文学之声
当母语在舌尖褪去唯一性,当故乡化作地图上颤动的虚线,当身份成为流动的谜题——刘倩的《别来春半》便在这样的裂隙中生长。这部游走于虚构与真实间的文本实验,以诗性语言剖开全球化浪潮下的生命肌理:异乡的孤独、语言的博弈、文化的悬置,在一位00后女性作家的笔下,化作一场关于“存在”的盛大追问。
《别来春半》
刘qian 著
作家出版社
作为中英双语写作的实践者,刘倩将海外求学的记忆碎片重组,用陌生化的叙事构建了一座横跨东西的文学桥梁,邀请读者在离散的褶皱中触摸共鸣。
在语言的边境
寻找第三种声音
若说传统叙事是稳固的锚,刘倩的文字则更像漂流的风——她以“离散”为刃,割裂线性时空的禁锢,让故事在记忆的断层与文化的夹缝中自由穿行。书中,中文与英文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身份战场上的双刃剑:一边是母语承载的根系之痛,一边是异乡语言赋予的疏离自由。这种双语写作的困境与突围,恰是千禧一代的集体隐喻:在信息爆炸与价值流动的时代,如何以文学为舟,载着破碎与重构的自我,抵达新的叙事彼岸?
2025年3月29日(周六)14:30,作家刘倩将与学者汪楚红做客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可一书店,展开深度对话,共探华语文学的全新可能。从“离散叙事的美学突围”到“第三种声音的诞生”,从双语创作的边界实验到文学与时代的共振频率——这场讨论不仅关乎一部作品,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身份、语言权力与代际表达的思辨盛宴。在这里,您将听到:海外求学的孤独如何淬炼为文字的光泽?在东西方文化的角力中,年轻一代如何用书写重建精神坐标?
春日已至,愿以文字为信,邀您共赴这场跨越语言与疆界的文学之约。
活动主题
在离散和回归之间
寻找千禧一代的华语文学之声
《别来春半》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29日(周六)14:30
活动主讲
刘 倩
活动嘉宾
汪楚红
活动主持
巴欣玮
活动地点
可一实验剧场
南京市栖霞区 仙林大学城 杉湖东路9号
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 负二层
报名入口
扫描下方小程序二维码
或添加书店工作人员微信进行报名
报名小程序码
书店工作人员微信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还可以与老师现场交流!
活动末尾签售环节
前20名购买本书的可获得
作者亲签本书主题的明信片
人员介绍
活动主讲
刘 倩
00后旅美作家。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比较文学学士,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与东亚研究硕士。学术研究兴趣广泛,涵盖东西方古典戏剧、现当代电影文化及小说等。喜好探索多变的写作风格,曾多次荣获新概念作文大赛奖项。自选散文集《别来春半》(作家出版社)于2024年9月出版。短篇小说集《她从此不敢扮观音》(重庆出版社)将于2025年出版。
活动嘉宾
汪楚红
1991年生,《钟山》杂志编辑。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有小说、诗歌发表。
活动主持
巴欣玮
相关图书
《别来春半》
刘 倩 著
作家出版社
《别来春半》为虚构散文故事合集,聚焦作者在海外的求学经历、生活琐事,以及文学写作的心路历程。收录作者在生活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作品。一个非典型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时的彷徨与迷茫,通过个人抒情写作反映自己对于文学以及时代脉络不断摸索、理解,和求知的心路历程。扎根于浮躁多变的时代,作者希望用跨文化、跨语境、跨时代的写作来探索当代年轻人如何找寻自我的声音与价值,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差异和解,并达到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段旅程。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别来春半》
刘 倩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可一书店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2025年,作家出版社为读者准备了这些好书
《在 或不在》:“最美的书”到底有多美
新书推荐 | 《大海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渔业史与航运史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