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专家会让人心服口服!故事起源于 2003年的1月份,陕西眉县杨家村寒风呼啸之中,当地村民王拉乾等五人承接到拉土方工作,挥动镢头的手没多久就突然停在半空,黄土塌陷的洞口里,赫然露出青铜器的神秘纹路。

同行的王宁贤探头张望时,脖子上的围巾不慎滑落,飘进窖穴竟被青铜器锋利的棱角勾住。这个戏剧性的一幕,让五位关中汉子与2800年前的西周王朝意外接触。


出土瞬间

在"青铜器之乡"宝鸡,杨家村素以"藏宝地"闻名,村民们对挖出文物的事情并不感到太吃惊。当镢头敲开窖穴的瞬间,斑驳的铜绿让众人立刻意识到挖到青铜器了,他们很有经验的直接去上报给文物部门。

窖藏顶部直径仅1.2米,底部却拓展到2.8米,27件青铜器如同沉睡的史书层层叠放。最具戏剧性的是,当县文物局刘怀君匍匐着爬进窖穴时,手电筒光束扫过铜盘瞬间,突然发出"嗷"的一声怪叫。

洞外众人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却听见他颤抖着大喊:"铭文!铭文!全是带字的!"


考古现场

不管在收藏界还是考古界,青铜器只要出现铭文那就是毋庸置疑的国宝,多一个字价值翻番!这一次出土这么多青铜器全都带铭文,在整个考古史上都非常罕见。

在眉县文化馆的临时库房里,文物专家们经历了职业生涯最魔幻的一夜。刘军社擦拭铜盂时,突然像触电般跳起来,举着放大镜的手不停发抖。

刘怀君捧着逨盘数铭文,数到第300字时突然瘫坐在地,双腿怎么也站不起来。现场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怪叫:"老刘疯啦!"

后来工作人员都在调侃,这些专家就像“范进中举”一样失态。


专家十分惊喜

让这些见惯大场面的考古人集体狂喜的,是这批青铜器堪称"西周档案馆"的铭文体系。

逨盘372字铭文如同帝王家谱,从文王到宣王十二代周天子功绩跃然眼前。逨鼎记载着周宣王赐予逨美酒、玉器的盛大典礼。单五父壶上的"单氏家族八代世系表",填补了西周贵族传承的空白。

27件青铜器,件件是国宝!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重要实物资料。后续当然要给发现并主动上报的村民们奖励。


发现国宝的其中两位村民 王拉乾(左)和王明锁

发掘后没过多久,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就带着200元现金、一壶菜籽油和10斤大米上门奖励,憨厚的关中汉子们连连摆手:"本来就是国家的东西,给这么多够咧!"

没想到这个奖励标准,却让省里、市里赶来的专家拍案而起:"你们知道这批文物能改写多少历史吗?必须重奖!"

在专家们据理力争下,奖金最终飙升到20万元,发现国宝的五位村民均分,更是创下新中国文物发现的奖励纪录!


西周逨盘

如今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批改写中国历史的国宝正绽放着永恒光芒。总共4048个铭文字符组成的"青铜史书",让司马迁笔下的西周王朝再次获得实物印证。

这场跨越千年的邂逅,不仅让五位普通农民的名字载入史册,更印证了关中大地"耕田都可能耕出国宝"的传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