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朋友最怕听到的“夸奖”是“您写得真好,就跟馆阁体、印刷体一样标准!”在不少人看来,这更像是在讽刺自己的字写得死板、没气韵、用笔单调。启功先生认为,馆阁体成为众矢之的,是书法史上的一桩“冤案”。


因为一般人还真写不了这一字体,它是以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笔法为基础的,有着丰富的古法内涵,由于被官方定为“官方字体”,天下的文人士大夫都在学,所以难免有人滥竽充数,败坏了它的名声,拉低了它的水准。


相比于当今书坛盛行的“丑书”“怪书”“超级狂草”,馆阁体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从中我们既能领略古人笔法,又易识易辨,堪称雅俗共赏。而且,馆阁体小楷在拍卖界也非常受欢迎,屡次拍出高价。

书法拍卖史上最贵的十卷作品,其中就有一卷是“馆阁体”小楷,它就是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十卷。201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场上,此作以6500万港币起拍,2.1亿港元落槌,最终以加佣金2.39亿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币约2亿。它也是香港拍卖史上最贵的书法和全世界最昂贵的小楷抄经作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仅次于黄庭坚《砥柱铭》、王羲之《平安帖》、赵孟頫《郭右之二帖卷》和曾巩《局事帖》,位列最贵书法第五名。苏富比工作人员给出了它如此昂贵的理由:其一,书法精妙,字字保存完好;其二,宫廷御制,极为罕见;其三,内容鸿篇巨制,体量大。

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朱瞻基诏命慧进大师对写金字,主持抄写四大部经,其中就有这部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羊脑笺本泥金书,以台阁小楷抄写,字体秀逸雅隽,不沾一丝尘俗。


这部作品品相尤佳,胜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宣德御制《大宝积经》和《大涅盘经》。清朝末期,这部作品流失国外,一直销声匿迹,直至2014年大英博物馆明朝大展时才重现世间,我们终于知道了它的下落。后来,它进入拍卖市场,便有了2018年的天价成交。


此作笔画圆劲挺拔,笔笔中锋,骨肉匀称,提按分明,起笔时扎实,行笔时有轻重变化,收笔干脆,略带几分欹侧。转折处外方内圆,出锋爽利,圭角含蓄。结字端庄严整,但无状如算子的呆板。体势高低错落,俯仰生姿,墨色浓淡自然。


纵览全卷,笔笔扎实稳健,字字一丝不苟,经卷之气与庙堂之气交相辉映,堪为学习楷书的一大范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