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要十桶水。"那个瘦高男子轻声说,眼神飘忽不定。"又要这么多?"老周眯起眼睛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收银台。这是他们之间的第十四次相似对话。

01

春城小区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在城市扩张的潮流中,它像一位倔强的老人,固执地保持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模样。墙皮斑驳的六层楼房,狭窄的楼道里飘散着混合的生活气息,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几棵法国梧桐提供着有限的绿荫。



老周的"春城便利"超市开在小区东门旁,七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塞满了居民日常所需的一切。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这家小店就像小区的一个微型中转站,承载着居民们的大小需求和闲散时光。

"周师傅,来包红塔山。"

"老周,家里来客人了,拿瓶二锅头。"

"周叔,我妈说问你豆腐还有吗?"

老周今年四十八岁,在这个社区生活了十五年,开店十年。他的脸上永远带着一种不冷不热的表情,既不殷勤也不冷漠,恰到好处地符合了一个小区便利店老板应有的样子。他认识几乎所有经常光顾的居民,知道谁家的孩子喜欢什么零食,谁最近换了工作,谁家老人有什么病痛。这些信息不是他刻意打听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交易中,像灰尘一样自然沉积在他的记忆里。

三个月前,春城小区来了一位新住户。

"您好,请问桶装水在哪个区域?"一个声音在收银台前响起。老周抬头,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身高约一米八,体型偏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穿着普通的深色T恤和牛仔裤。

"在后面货架左侧,一桶十五块,要搬几桶?"老周随口问道。

"先买两桶吧,谢谢。"男子的语气平和,声音不大不小。

老周按照惯例和新顾客闲聊:"刚搬来?住哪栋?"

"嗯,F栋,顶楼。"男子简短地回答,同时从钱包里取出三十元放在柜台上。

"F栋啊,那栋楼电梯总坏,顶楼的话,搬东西挺费劲的,要不我让店里小伙子帮你送上去?"

"不用了,谢谢,我自己来就行。"男子微微一笑,却婉拒了好意。他弯腰抱起两桶水,身体微微前倾,却稳稳地走出了超市。

这就是老周第一次见到章远。

接下来的几周,章远成了超市的常客,但他的购物习惯非常固定: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桶装水。刚开始是每周来一次,买两三桶水,后来变成了一周两次,每次三四桶。老周对这位新顾客的印象是:安静、有礼但不爱交流。每次付款,章远总是准确地付现金,从不多说一句话,也不像其他顾客那样抱怨物价或闲聊邻里琐事。

春去夏来,章远在老周眼中仍然是个轮廓模糊的人物,直到一个月前,一件小事引起了老周的注意。

那天傍晚,章远像往常一样来到超市,推了一辆小区里共享的手推车。"老板,我要八桶水。"他的要求让老周略感意外。

"八桶?家里来客人了?"老周随口问道,同时帮忙将水搬到推车上。

"不是,最近用水量大一些。"章远的回答依然简短,目光却不像往常那样平静,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闪烁。



付完钱后,章远推着沉重的手推车离开了。老周站在店门口,看着他消失在夏日的暮色中,心想这大概是天气热了,用水量增加了吧。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章远购买桶装水的频率和数量都在持续增加。一周内来了四次,每次六到十桶。到了月底,老周粗略算了一下,章远一个月内至少买了近两百桶水。这个数字足以引起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的怀疑。

一天,超市的收银员小林下班前来找老周:"周哥,我发现那个姓章的怪怪的。"

老周正在清点货物,随口问道:"哪里怪了?"

"他买那么多水干什么呢?我注意到他专门挑人少的时候来,而且总是紧张兮兮的,像是害怕被人注意。"小林压低声音说,"前两天他结账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他手机上收到一条消息,上面写着'货准备好了没',他看到后立刻关掉了屏幕。"

老周放下手中的账本,皱起了眉头。他想起最近新闻里报道的几起制毒案件,每一起都发生在普通的居民区,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可怕的罪恶。那些制毒窝点往往需要大量的纯净水来处理化学物质……

"你别多想,说不定人家是做什么特殊行业,需要用很多水呢。"老周表面上这样说,心里却默默记下了这个异常情况。

02

接下来的几天,老周开始有意观察章远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章远每次来买水,都是独自一人,从不接受任何帮助,总是自己搬运。更奇怪的是,尽管老周几次有意在关店后"恰好"走在章远回家的路上,却从未看到他进入任何一栋楼。章远似乎总是能感觉到有人在跟踪,会突然在某个拐角处改变方向,或在某处停留至老周离开。

这一切太不寻常了。

一个闷热的下午,老周决定去小区物业询问关于章远的情况。物业办公室里,一位中年女性正在电脑前处理业主投诉。

"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周先生?"物业主管王姐认出了老周。

"我想打听下F栋顶楼那位新住户的情况,姓章的那位。"老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随意。

"章远?"王姐推了推眼镜,"他三个月前租的房子,独居,租期一年,交了全年房租。房东是外地人,让我们帮忙打理。怎么了,他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就是他经常来我店里买水,一买就是好几桶,我想问问他是不是在家里做什么生意。"



王姐摇摇头:"据我所知,他没有申报任何家庭经营活动。不过前段时间确实有邻居反映F栋顶层晚上有奇怪的声音,像是机器运转的嗡嗡声,还有微弱的蓝光从窗帘缝隙透出。我们上门检查过,章先生只是隔着门缝说家里没问题,正在做一些个人实验,保证不会影响邻居,也没有安全隐患。"

"个人实验?"老周皱起眉头,"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登记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具体做什么我们也不清楚。章先生很少与人交流,邻居们几乎都不认识他。"

老周离开物业办公室时,心中的疑虑更深了。"个人实验"、机器声、蓝光、大量用水……这一切线索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回到超市,老周立即打开电脑,搜索"制毒工厂特征"。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一系列特征:隐蔽场所、大量使用纯净水、化学气味、奇怪声响、昼伏夜出、秘密接头……这些特征与章远的行为惊人地吻合。

这时,小林慌张地跑进来:"周哥,我刚才下班路过垃圾站,看到章远在处理大量空水桶!他见到我后立刻停下手上的动作,装作在扔普通垃圾。"

老周拍了拍小林的肩膀:"你做得对,告诉我这些。我觉得事情不太对劲,我打算报警。"

小林吃惊地看着老周:"真的要报警吗?万一只是虚惊一场呢?"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我的猜测是错的,最多就是一场误会,我可以向章远道歉。如果是对的……"老周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当晚,老周拨通了报警电话。

03

陈队长是春城派出所的负责人,已有二十年警龄,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案件无数,对于社区线索举报,他既重视又谨慎。接到老周的电话后,他第二天便派了两名便衣警察到小区周围进行暗中观察。

"陈队,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认为老周的举报有一定可信度。"便衣警察杨峰在电话里汇报,"嫌疑人章远的确有异常行为:频繁购买大量纯净水,昼伏夜出,拒绝物业检查,深夜有不明访客进出。我们还观察到他多次在深夜收发快递包裹,有时会与一些面色蜡黄、精神状态不佳的年轻人短暂接触。"



陈队长听完汇报,立即安排人员调查章远的背景。调查结果显示,章远曾是一名化学工程师,两年前从一家制药公司离职,之后的工作经历一片空白。这一发现更加深了警方的怀疑。

"继续监视,收集更多证据。"陈队长命令道,"一旦发现确凿证据,立即实施抓捕。"

接下来的三天,警方的监视更加密集。杨峰和搭档轮流在小区周围蹲点,记录章远的一举一动。他们注意到章远总是在深夜出门倒垃圾,且垃圾袋中明显有大量空水桶。更让人怀疑的是,每周二和周五晚上,总有陌生人前来拜访,停留时间短暂,离开时神色各异,有些人甚至掩面而去,像是不愿被人认出。

一次,杨峰设法近距离跟踪了一位访客,发现那人上了一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车内似乎还有其他人。他们驶向城郊一个偏僻区域后,杨峰不得不放弃跟踪。

周四晚上,陈队长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对章远实施突击检查。"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方向——章远很可能在家中制毒。他的化学背景、大量用水、秘密访客、奇怪机器声,这一切都太可疑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万一制出的毒品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行动被定在周五晚上。根据监视记录,章远通常在这天接收新一批桶装水,同时也会有"客人"来访。警方计划在访客离开后,趁章远独处时实施抓捕,以减少可能的伤亡和证据销毁。

周五下午,章远如常来到老周的超市,这次他买了十桶水,创下了单次购买的新记录。

"今天买这么多啊?"老周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嗯,最近用水量大。"章远简短地回答,眼睛盯着手推车,避免目光接触。

"需要帮忙送上去吗?这么多水,一个人搬很累的。"老周试探性地提议。

章远摇摇头:"不用了,我习惯了。"说完,他付了钱,推着手推车匆匆离去。

老周看着章远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管闲事的人,如果章远只是行为怪异,他绝不会去干涉。但如果章远真的在制毒,威胁到社区安全,那么举报就是他应尽的责任。

老周不知道的是,就在章远离开超市后,一队便衣警察已经悄悄跟上了他,而陈队长正带领特警小队在警车内待命,随时准备突击行动。

夜幕降临,F栋楼下暗流涌动。

章远如往常一样,推着满载桶装水的手推车回到了F栋,进入电梯,按下了顶层按钮。电梯门关闭的瞬间,杨峰迅速向陈队长发出了信号:目标已进入目标楼层。

陈队长接收到信号后,立即指挥特警小队进入待命位置。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守在楼下,防止章远逃跑;另一组悄悄上楼,埋伏在章远公寓门外的楼道拐角处。所有人都穿着特殊防护装备,以防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

"注意,根据以往规律,很可能会有访客在半小时内到达。等访客离开后再行动。"陈队长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

果然,二十分钟后,一位年轻男子进入了F栋,乘电梯上楼。警方通过微型摄像头观察到,他敲响了章远的门,进去约十五分钟后离开,手中似乎拿着一个小袋子。

"可能是毒品交易完成,准备行动!"陈队长命令道。

特警小队迅速移动到章远公寓门前,陈队长拿起扩音器:"警察,开门接受检查!"

门内一片寂静。



"再重复一遍,警察,开门接受检查!"

依然没有回应。特警队员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拿出撞门器。

"最后警告,开门接受检查,否则我们将强行进入!"

沉默是唯一的回应。

"撞门!"

特警队员用力一撞,防盗门发出沉闷的声响但没有打开。第二次,第三次,在第四次猛烈撞击后,门锁终于被撞开。

特警队员迅速冲入公寓,陈队长和杨峰紧随其后。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场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