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气温波动剧烈,早晚温差显著,这样的天气变化使得卒中进入高发季。记者从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卒中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不乏年轻患者,疾病年轻化趋势愈发凸显。
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蔡春生介绍,今年开春后,惠州天气反复无常。与往年开春相比,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增加了30%以上。医生表示,这种大幅度的温差变化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出现异常,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血管受到的影响更大,血压容易出现波动,进而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从临床情况来看,脑卒中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年轻患者发病主要跟吸烟嗜酒、熬夜、精神压力大等问题息息相关。
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 副主任 蔡春生:近几年来,脑卒中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大数据表明,60岁以下患者接近50%,相当一部分病人30多岁、40岁左右就发生了急性脑卒中事件。脑卒中总体的致残率大概在75%,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面有三个人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有一半的群体会重度残疾,因此卒中的防治第一个要防,预防脑卒中发生,第二个要早期识别,及时救治。
那么,如何及时识别脑卒中的发生呢?蔡医生介绍了一个简单易记的“120” 口诀。
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 副主任 蔡春生:“1”是看有没有口角的歪斜,即通常说的,有没有口角拉向一边,嘴里流口水。“2”是看有没有一侧的胳膊或腿有无力的情况,比如说拿筷子夹不住菜,或者端碗时碗从手中掉落,走路向一侧倾倒,一侧肢体无力。“0”就是聆听语言,有没有出现言语不清、答非所问、吐字不清或者完全说不了话的情况。如果出现“120”当中任何一种或以上的症状,就意味着病人可能发生急性脑卒中事件。
有效防范脑卒中,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医生建议市民管住嘴、迈开腿、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按医嘱用药控制好血压、血糖。
目前,“广东省卒中地图3.0版”新增了102家卒中中心,全省认证的258家卒中中心被全部纳入。卒中中心建设网络布局已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可及性,就近就便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
全媒体记者:朱婉婷 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