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惠州街头木棉花竞相绽放,如燃烧的火焰般将天际染得绚烂多姿。在东江公园、西湖、滨江路等路段,一株株挺拔的木棉树繁花满枝,恰似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引得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然而,部分市民将掉落在路边的木棉花“就地取材”,用于煲茶、煲汤,实则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市民:用来煲凉茶,去火。晒干它,再用开水泡过,再来煲。
据了解,广东民间素有以木棉花入膳祛湿的传统,像广东人常饮的五花茶里就有木棉花,它具有清热祛湿、预防春夏季风热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功效,尤其适合春夏季饮用。不少市民认为“就地取材”既能赏春又能养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用的木棉花是生长在特定环境里、经过专业手法制作而成。而路边种植的木棉花掉落在地上后,容易掺入杂质和虫卵,花瓣也容易发霉。并且,作为路边的绿化植物,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不建议市民食用。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副主任中药师 丘文戈:我们不建议鲜用木棉花,因为它含生物碱,还有皂苷类,服用后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医生提醒,没有晒干的木棉花吃了后,容易上吐下泻,只有当它彻底被晒干时,花朵里含有的生物毒素才有可能去掉。建议市民到药房,选购优质的干品木棉花来食用。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副主任中药师 丘文戈:木棉花是清热泻火类的,一般像阳虚或者气虚的市民,还有孕产妇,都不建议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