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4日讯 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眼下,在德州齐河的蓝莓种植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一簇簇饱满圆润的蓝莓果实挂满枝头。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质、量双提升,并深受消费者青睐。
走进德州市齐河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只见蓝莓植株一盆盆排列有序。颗颗饱满的蓝莓点缀其中,像蓝色宝石般,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工作人员在植株间来回穿梭,进行蜜蜂授粉、人工疏花等工序。
“我们种植了两个棚的蓝莓,每棚4亩,一共8亩地。每亩地的种植棵数在500株左右,每株产量在3斤-5斤。目前,市场价根据果径大小有18mm到20mm的,批发价平均能达到80元一斤,零售价在120元左右。”齐源集团绿季鲁盛智慧农业产业园经理辛付存介绍说。
蓝莓的种植周期短、产量高,但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为了确保蓝莓最佳的生长环境,产业园在大棚内安装了室温监测器、自动升降遮阳卷帘、滴灌控制系统等高科技设施,可实时监控光照、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确保蓝莓在最佳环境下生长,提升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种植出的花香蓝莓香味浓郁、鲜甜多汁、果霜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现在我们的蓝莓种植,基本上实现了整个大棚的自动化控制。它可以根据蓝莓的生长习性, 自动实现放风、浇水、施肥等。”齐源集团绿季鲁盛智慧农业产业园经理辛付存说。
通过科技赋能,园区内蓝莓的产量和品质都取得了显著突破。此外,大棚内还安装了水处理设备和水肥一体化节水设施。这些智能设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蓝莓品质更加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我们这个蓝莓种植比较成功,下一步计划在北区扩种50个棚,达到150亩的种植面积。通过蓝莓的种植,实现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提高。”齐源集团绿季鲁盛智慧农业产业园经理辛付存介绍。
目前,齐河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内建设有文洛式智能玻璃连栋温室、薄膜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等共92栋高标准温室大棚,设施总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进行西红柿、黄瓜、芹菜等订单蔬菜种植,年生产有机果蔬5000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效提升了蔬菜产业化生产水平。
闪电新闻记者 郑秀程 胡辛炜 德州台 公维勇 高昌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