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哪怕是靠着武装上访走上人生巅峰,可一提起李嗣源,诸君的刻板印象多半还是:保守、宽仁乃至懦弱。似乎这不过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温吞性格的老好人。

但,一个没有个性、从来不展现獠牙的滥好人,能成为李存勖钦定的帝国将星吗?能获得手握实权的节度使联名推举吗?能震慑乱世其他割据势力,使其不敢对后唐用兵吗?

李嗣源并非没有军事才能,也绝非一味懦弱妥协,他只是严守自己的能力圈,不轻易在没有把握的事情上押重注罢了。在必要的关头,帝国将星的招牌还是值得信赖的。

严守能力圈。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我是车库中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二.历史故事

1.受困于战争迷雾的后唐、契丹

站在后唐的视角,我们会说李嗣源错失了耶律阿保机过世的大好良机。

但,换位思考,其实述律平同样没有抓住:

  1. 后唐更换话事人;
  2. 卢台之乱;
  3. 荆南冲突;
  4. 两川离心离德。
    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机会。

甚至,由于信息滞后,不明就里的契丹人还担心后唐会趁着自己国丧来搞事情。因此,九月壬申(十八日),述律平向李嗣源释放了虚伪的善意——遣使修和。

这就是战争迷雾的作用!

缺少进度条的指示,再有见识的聪明人也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只是,若干年后,耶律德光会受益于契丹的连续性,得以压迫为了权力能豁出一切的石敬瑭,从而弥补的述律平的遗憾。而李嗣源,则因为继承人问题,连好不容易才夺过来的事业都传承不下去,只能带着遗憾退出历史舞台。

不得不感叹,很多时候战争的输赢不取决于双方的兵力,甚至都不取决于双方对战时的实力,而只取决于对彼此的评估。比如,纸面实力远强于东晋的前秦,便因为错估的双方的实力而痛失淝水之战。

正是有了战争迷雾的存在,以弱胜强才有可能。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2.战争,还是出巡?

这年十月,李嗣源表示自己打算巡视大梁。乙酉(初七)离开洛阳,丁亥(初九)抵达荥阳。

打开地图,咱们看一下两地之间的距离。



考虑到五代时并没有高速公路,出行多半还要走些泥泞的小路、杂草丛生的荒野,四舍五入,荥阳至洛阳无论如何也不会短于两百四十里。

对于生活在汽车时代的小伙伴儿而言,区区一百二十公里,也不过就是一脚油门儿的事儿,多半对两天抵达荥阳没有太多的概念。
一般而言,在交通靠走的五代,步兵行军,一天平均能走40至50里;骑兵快一些,急行军的话,一天能走150至200里。

两天内跑完全程,就暗示着:李嗣源此行并非例行公事的巡游;而是目标明确的军事行动,并且,还是以精锐骑兵为主的军事行动。

所谓观其言,但更要察其行。无论怎样对外宣传,这个突破常识的行进速度,都昭示着李嗣源此行就是军事行动。自然,坊间也出现了一些或真或假的流言:

  • 杨吴那边传来消息,话事人徐温健康情况急剧恶化,大乱将至,正是对其用兵的天赐良机。李嗣源一代名将,怎么肯放过“趁你病要你命” 的窗口期。
  • 自登基以来,帝国东境诸镇一直人心浮动。李嗣源此行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隐患。

3.见风使舵之仙人的认知误区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话反过来也成立:一旦心中有愧,就总会觉得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在针对自己。起码,宣武节度使、检校侍中朱守殷是这么想的。

都是流言的潜在对象,为什么东境诸镇中,只有朱守殷会剧烈反应呢?这么问,似乎有苛求完美受害者的嫌疑,但只要对朱守殷稍有了解,就会意识到,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才是个过于活跃的二五仔能在乱世中越爬越高的资本。

说起来,朱守殷可是大家伙儿的老熟人了,鉴于他过往非凡的业绩,我愿尊称其为见风使舵之仙人。按说,这样的人对叛乱是没有多少热情的——按照朱守殷的生存之道,判乱风险太大,只要自己会站队,完全有机会拿到更加优厚的收益。君不见,他能坐镇大梁,不就是李嗣源为朱守殷当初在审计自己时帮过场子而给予的回报嘛!



但是,郭崇韬为李存勖做出的贡献大不大?显然远比朱守殷给李嗣源帮过的场子大!可最后,李存勖不仅毫不犹豫地杀掉了郭崇韬,还要大肆抹黑这位勋臣以维护自己的皇帝面子。

而且,作为一个见风使舵之仙人,朱守殷也有足够的智商,去揣测李嗣源对自己的真实态度。

李嗣源可是亲眼见到,即便李存勖宽容地赦免了朱守殷的过错,也换不来这个投机者的真心回应,导致兴教门之变时,李存勖丧失最后翻盘的筹码。

更不用说,当初那份绝对有利于李嗣源的报告,其中水分如何,天下还有谁比李嗣源更加清楚?难道李嗣源就不会担心将来有一天,朱守殷会为了帮别人的场子,而向自己提交一份类似的报告?

如果不想重蹈李存勖的覆辙,干掉这个从来也不是什么好人、无数次跳反的朱守殷,对李嗣源而言,显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反复无常却能平步青云,朱守殷的德行固然没有下限,但其眼光与决断,终究还是颇有独到之处。李嗣源能考虑到的,朱守殷也能想清楚。

因此,见识到皇帝陛下异乎寻常的行进速度,参考民间散播的流言蜚语,再看看李嗣源昭告天下的巡游目的地——大梁,朱守殷再次激活二五仔的眼光与决断,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本着为领导分忧的考虑,朱守殷的判官、高密人【孙晟】(A)极力煽动,“老板,咱们干脆反他娘的算了!当初李嗣源不造反,他现在能当皇帝?依我看,天命现在到了老板你的头上了。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干就完了!”

一般而言,朱守殷倾向于跳反站队而非自己挑头单干。但现在显然没有其他人愿意出头挑战李嗣源的权威——毕竟他给的实在太多了。朱守殷终于还是听从了内心的欲望,一咬牙,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4.应急,还是预案?



面对最终选择反抗到底的朱守殷,李嗣源的反应如同早有预案一般,当即派出宣徽使范延光招抚朱守殷。而随之一同前往的,是后唐五百精锐骑兵。

5. 兵贵神速

熟知卢台之变的诸君都清楚,范延光面对危机时行动力有多么强悍。这一次他又用实际行动强化了这个标签。

考虑到大梁毕竟曾经是后梁的首都,城防体系之坚韧不问可知。范延光认为,一旦不能抢得先机,即便以数倍的兵力也难以战而胜之,至少,想得胜,付出的代价也极其巨大。因此他傍晚出发,次日天亮之前,就已抵达两百里外的大梁城。这个速度比李嗣源由洛阳至荥阳还快了一倍有余。

尽管朱守殷已经下定决心要搞兵变,但是作为一个把技能点都放到反复横跳这个技能之上的二五仔,他的行动远远跟不上自己的想法。面对犹如神兵天降的范延光部,明明兵力更具优势的朱守殷反而成为惊慌失措的那一方。



唯善悟败因,方得窥功成之道!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作为生性谨慎的一代名将,李嗣源觉得仅仅拥有速度优势,对拥有大梁这个坚城的朱守殷而言,还难言必胜。

戊子(初十),前脚派出范延光,后脚李嗣源又将石敬瑭也放了出去。肩负重任的石敬瑭没有辜负老板的信任,率精锐亲兵倍道急进。见到朝廷增兵,朱守殷更加慌乱了。

等到了己丑(十一日),李嗣源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名将风采,亲自率军抵达大梁。而且一上来就放大招,完全没按照兵法建议的围师必阙,反而要求“全给我围上,别给朱守殷留一丝缝隙“。



利益当前,哪怕性子偏于绵软,李嗣源依旧展现了激进的一面。

凡事一过边界,质性天翻地覆!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范延光、石敬瑭乃至李嗣源亲自出手,这一套”长江三叠浪“的连招下来,本质上不过就是个投机分子的朱守殷哪里抵挡得住!尽管他拼命督战,但城内大量士卒、百姓对李嗣源的恐惧,还是不由自主地从记忆深处争先恐后地浮现出来——毕竟,不过数年之前,就是李嗣源率军奔袭大梁,亲手断了朱友贞的皇位。

于是,朱守殷悲哀的发现,自己的手下纷纷想尽办法,偷偷缒城出降。大家伙儿之所以能这么干,就是要主动与叛贼划清界限,将来还有机会坐到餐桌旁;否则,一旦李嗣源破城之日,这些原本就没有造反打算的人可都得上清算菜单。



事前准备不足、事中执行不力,留给朱守殷为数不多的选项,无非就是事后拍胸顿足。史载:

(朱)守殷知事不济,尽杀其族,引颈命左右斩之。

树倒胡孙散!大梁的守军本无叛意,不过是被自己的长官裹挟罢了。如今,朱守殷自尽,这些大头兵自然全无战意。当李嗣源的乘舆一出现,大家伙儿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最明智、务实的选择——开门投降。

从乙酉离开洛阳到己丑拿下大梁,一场本可能连绵持久的攻坚战不过耗时区区四日便告结束。

6.李嗣源的谋篇布局

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能咂摸出一些阴谋论的味道来,即:整个事件都是李嗣源精心布的局。

首先,他故意营造舆论,表示自己或许要发动战争。就此引发所有心中没底的人疑神疑鬼。

随后,刻意提高行进速度,就是要敲山震虎,激起目标恐惧,迫使其在压力之下,做出不够理智的决断!

李嗣源一反常态地展现出的激进作风,短时间内快速向目标施加压力——尤其值得一提的,这压力的强度,也跟随着时间而剧增。



在李嗣源精妙布局与完美执行的双重打击下,投机分子朱守殷完全变成了一个小丑,被自己的老板玩揉扁搓圆。

事实上,如果不是事后诸葛亮,我们又有谁能一开始就洞悉了李嗣源的深谋远虑呢?

说起来,以倾国之力荡平大梁一座孤城,确实算不上什么天大的功绩。但,李嗣源的高明在于策划滴水不漏,执行雷霆一击,完全没有给朱守殷任何翻盘的机会。更进一步,皇帝陛下也用实际行动给那些心中别有想法的节度使一点小小的名将震撼。

戊戌(二十日),李嗣源再次出手。只是,对付大梁朱守殷的,是战争大棒;而如今,则是宽仁的胡萝卜——免除三司价值二百万缗的欠款。

威福并用,基本上断绝了百官兴风作浪的念头。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7.石敬瑭收获颇丰

癸卯(廿五日),在平定朱守殷过程中立下功劳的石敬瑭,收获了自己的回报——取代朱守殷,成为宣武节度使。

话说,自从帮着李嗣源造反上位,立下大功的石敬瑭就已经收获保义军镇的奖励,似乎,此次的奖赏有些口惠而实不至?实情当然绝非如此,保义、宣武,虽然都是军镇,但其战略地位、富裕程度,可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保义军镇下辖陕州、虢州,当初将之分配给石敬瑭,主要目的是要他以此为支点,防御远在西川的平蜀大军可能的倒戈一击。至于以大梁为核心的宣武军镇,那可是之前后梁的首都,如今后唐的经济中心,其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价值,远在保义军镇之上。

与此同时,石敬瑭也在六军诸卫副使这个多少有些荣誉职务的头衔之外,又拿到一个皇帝亲兵统军权的位置——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在李存勖时代,诸将之首的标志,往往是担任“蕃汉马步总管”。如今李嗣源尽量淡化蕃汉之别,因此石敬瑭能坐到马步都指挥使,而且领的还是帝国罪精锐的侍卫亲军,即便还达不到李嗣源当初在李存勖时代的巅峰,也基本摸到了武将行业的天花板。

至此,石敬瑭在职业上,绝对是军政一把抓的帝国核心要员。如果还能再进一步的话,就有机会复刻李嗣源的职业道路。

嗯,将来会有机会的

大概在世纪之交,互联网技术爆发时,流行一种观点: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这说不上是什么创新,不过是把古人的智慧,用新时代的网络语重新表达出来罢了。君不见:李靖平萧铣、李存审败刘鄩、Zara的柔性供应链体系,都用无可争议的事实验证了兵贵神速的了不起嘛!

兵贵神速!

往者已逝,来者可期。前人的智慧,可供正创造历史的诸君参考。
——车库中的平行宇宙

三.眉批

A.【孙晟】

作为始作俑者,孙晟是没有投降的资格的。

不过他见机得快、行动力强,意识到事不可为,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趁乱逃走。只是北方虽大,却全都笼罩在李嗣源的阴影之下,为求活命,孙晟急智地投奔去了杨吴。

不出所料,出于对“知彼”的需求,徐知诰对孙晟这样深刻理解后唐动向的人才来者不拒,欣然笑纳。

四. 参考资料: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欧阳修【新五代史】
  3. 薛居正【旧五代史】
  4. 胡三省【通鉴音注】
  5. 卢台之乱余波|闲话资治通鉴里的残唐五代(https://mp.weixin.qq.com/s/zbiP8XELyrhBu4wWrwHZ1g?token=1246221229&lang=zh_CN)
  6. 离岸平衡手,李嗣源对待腰部勋臣的法宝|闲话残唐五代(https://mp.weixin.qq.com/s/NZ6_yfMtud_4haAN_TOP6A?token=1155162353&lang=zh_CN)
  7. 后唐历史简介-后唐皇帝列表_趣历史网(https://baike.qulishi.com/articles/v331192.html)
  8. 兵贵神速,能用平庸的手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 残唐五代失败学(https://mp.weixin.qq.com/s/DQP0v3c69tEgIsLa4Bw96Q)
  9. 如何规避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 大唐军神李靖的人生切片|失败学(https://mp.weixin.qq.com/s/Nb206uQYbc_75Pn42WPWNw)



特别声明:
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兵贵神速-李嗣源速平朱守殷|闲话残唐五代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