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欲成大事,请牢记4言6字!

想成事,就一定要有头脑、有智慧、有觉悟。

否则,你和普通人一样,浑天度日,就算有机会,也轮不到你头上。

王阳明总结自己的毕生的经验,就得出了6个字、4句话的感悟,全是人生的大智慧。

一:王阳明6字箴言

1、知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必然会失败。

但“知识改变命运”,人应当求知,这也是必然正确的。

然而正如庄子所言,求知也应当有正确的方法。

因此王阳明认为,求知应当追求真知,一定要摒弃浅薄的知识,更不能道听途说、拾人牙慧。

做人不光要求真知,还应当保持一份自知之明。

正如求知贵在求真知一样,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认得清自己,才能为自己设立能够力所能及的目标,从而内心澄澈,人生之路也才会走得顺畅从容。

2、底

“底”就是做人得有底线,坚守初心。

孟子讲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那底线是什么呢?底线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长久以来社会所形成的公序良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礼义廉耻。

人活在世上,要面对的诱惑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利益至上的时代,挑战底线的事随处可见。

可要是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会迷失方向,还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这样的人怎能成功呢?

不管什么时候,守住底线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守住底线,才能挺直腰杆做人、实现自我。

3、心

“心”,就是要注重“修心”。“修心”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所谓“修心”,其实就是一个处理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灵关系的过程。

修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辈子的事,是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境遇,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够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然接受人生中遇到的一切好与坏,不怨不念,不卑不亢。

修心是一场自我救赎,修心修到了,就会变得豁达、超脱,从而获得人生的至高幸福:

此心安处是吾乡,因为心安就是最好的归处。

所谓“境由心生”,你对外界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也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4、行

所谓“行”,一是“言出必行”,二是“知行合一”。

言出必行,就是说到就要做到,再多的豪言壮语、夸夸其谈,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行动。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Flag不要轻易立,立了就要立得住。

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才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也会成为他人眼中靠谱的人,因而能守得住自己的信念,赢得他人的信赖。

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知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在行动中获得真知,将真知用于实践。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此知行合一之于一个人,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做到谨言慎行。

当你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践的真知,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经得起准则的考验,那你便能堂堂正正立于天地间,与成功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5、诚

“诚”乃是修心的目标,心若修到此处,便能做到对人、对事、对己皆真诚相待,恰如孔子所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人或许生来贫富有别,但真诚永远最为珍贵。做人,理应多些真诚,少些套路。只因唯有真诚方可赢得他人的信任,也才不会辜负他人的信任,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开阔。

而对自己真诚,对自己决心要做的事保持真诚,便是做真正的自己,做本真的自己,同时对自己所做的事心怀赤诚,任何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行为才会更接近成功。

修心若能达到“诚”的境界,人生必定不会偏离方向。而真诚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真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喜爱,都会有机会长久相伴。

6、勤

古话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管是求学还是立业,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个“勤”字。

看看王阳明的一生,平定宁王叛乱、剿灭山贼、著书立说、弘扬“心学”,看似辉煌荣耀,但他也不是天生英才,人生之路更非一帆风顺,所有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其勤于求知、务实为人。

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都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勤奋是最有效的方法。

勤奋,也同样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勤奋能够化解难题,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克服逆境,让人获得人生的“逆袭”。

所以,曾国藩也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