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去年回老家给母亲上坟,遇到了好久不见的表姐。

本来祭拜完我就想离开的,可表姐非要来家里吃饭,我只好答应。

然而表姐吃完饭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等我收拾卫生,就发现家里抽屉里多了一件东西。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踏着泥泞的山路,手里提着祭品,独自一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

春雨过后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野花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母亲离开我已经五年了,五年前的那个冬天,她没有经过任何告别,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那时我刚在城里站稳脚跟,母亲却没能等到享受我孝敬的日子。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涌上一阵阵酸楚。

村子里变化不大,只是房子更旧了,人更少了。我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向山上的墓地走去。

母亲的墓在半山腰上,视野开阔,能够俯瞰整个村庄。这是父亲选的地方,他说这样母亲能时刻看着我们。



如今父亲在城里跟我住,年纪大了,上山对他来说太过吃力,所以每年清明,都是我一个人来。

墓地青草已经疯长,几乎要将墓碑淹没。我放下提篮,从里面取出镰刀,蹲下身开始细心地修剪。



草叶上的雨水打湿了我的裤腳,但我毫不在意。除草、擦拭墓碑、摆放祭品、燃香、倒酒,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熟悉,仿佛已经成为身体的本能。

“妈,我来看您了。”我双手合十,低声说道,“今年公司情况好转了,我也升职了。爸爸身体还好,就是有时候会说膝盖疼。您放心,我每天都督促他锻炼身体……”



话未说完,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这荒凉的山间墓地,突如其来的声响让我警觉地回过头。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映入眼帘,她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风衣,手里捧着一束白色的菊花,站在不远处看着我。雨丝轻柔地落在她的肩上,她却似乎毫无察觉。



“小鹏?”她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试探。

我愣住了,仔细看清了她的面容——竟然是多年未见的表姐李芸。

“表姐?”我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你怎么……在这里?”



表姐走近几步,将菊花放在墓前,轻轻鞠了一躬。“每年清明,我都会来看看大姨。”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细微的泪光,“只是往年来得早一些或晚一些,今年刚好和你撞上了。”

我的心头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表姐比我大六岁,自从大学毕业后,她便去了南方发展,这些年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生前非常疼爱她,可她却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未能回来见上最后一面。



“你每年都来?”我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表姐点点头,目光转向墓碑上母亲的照片。“大姨对我的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的声音低沉而真诚,“我欠她太多了。”

雨丝渐渐密了起来,打在墓碑上,发出细微的“滴答”声。李芸打开伞,向我这边倾斜了一下,示意我一起避雨。我们就这样并肩站在母亲的墓前,沉默了许久。



我注视着母亲墓碑上的照片,那是她五十岁生日时拍的,笑容温暖而慈祥。

记忆中的片段如同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回: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母亲教我写作业时耐心的表情,母亲生病时仍然挂念我的眼神……



雨越下越大,我们完成了祭拜的仪式。我收拾好工具,准备下山。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城里了,”我看了看手表,“你呢?”

“我的车停在村口,”李芸说着,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小鹏,要不……我们去你家坐坐吧?我可以做顿饭,我们边吃边聊。”



我有些诧异,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多年未见的表姐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让我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家的房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灰尘肯定不少。

“家里好久没人了,不太方便……”我委婉地说。

“没关系,我来打扫。”李芸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就当是为了大姨,好吗?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她提到母亲,我的心软了下来。回想起来,表姐确实是母亲生前最疼爱的晚辈之一。或许,她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

“好吧。”我终于点头答应了。



02

下山的路比上山要容易许多,但雨水浸湿的土地还是让我们走得小心翼翼。

表姐走在我前面,她的步伐稳健而轻盈,似乎对这条山路异常熟悉。看着她的背影,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遥远的童年。

那时候表姐经常来我家玩,她比我大六岁,在我眼中就像个小大人,总是耐心地教我折纸飞机、讲故事、陪我玩游戏。我曾经以为,她会一直这样陪伴在我的生活中。



然而成长似乎总是伴随着分离,她上了初中,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后来又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从此我们的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少。

“你还记得小时候吗?”仿佛读懂了我的心思,李芸突然回过头问我,“我们经常在这条路上玩捉迷藏。”

我微笑着点点头,“记得,那时候你总是能找到最好的藏身处。”



“那是因为大姨总是偷偷告诉我你藏在哪里。”李芸笑了起来,眼角浮现出几道细纹,“她怕你躲太久感到孤单。”

这个小小的秘密让我心头一暖。母亲总是这样,看似严厉,实则处处为我着想。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我问道,试图填补多年未见的空白。



“还不错,”李芸的语气平淡,“在一家外企工作,压力有点大,但收入稳定。去年刚换了套房子,离公司近一些。”她顿了顿,“你呢?听说你在IT公司?”

“嗯,做软件开发,工作还算顺心。”我简短地回答,心里却在想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工作信息的。

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很快就到了老屋。老家的房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砖瓦结构,在村里算是比较结实的。



推开院门,几棵母亲当年种下的果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只是没人修剪,枝叶显得有些凌乱。

屋内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虽然积了一层薄灰,但因为平时关得严实,家具上并没有太多的尘土。



我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流通进来,然后找出抹布开始简单地打扫。擦拭客厅的老式木沙发时,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墙上的全家福上。

照片是十五年前拍的,父亲、母亲和我站在中间,表姐站在母亲旁边,大家都笑得那么开心。那时候,表姐刚考上高中,母亲特意张罗着拍了这张照片,说是要留个纪念。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我闭上眼睛,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母亲在厨房忙碌,我在客厅写作业的温馨场景。

“小鹏,来尝尝这个汤,”李芸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看看咸淡合适不合适?”



我走进厨房,看到灶台上已经摆了好几道菜:清蒸鲈鱼、红烧茄子、炒青菜……每一道都是母亲生前的拿手菜。锅里正煮着一锅浓香四溢的排骨汤,那是我小时候最爱喝的。

“这些都是……”我有些震惊,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姨教我的,”李芸舀了一勺汤递给我,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她说这些是你最喜欢的菜。”

汤的味道恰到好处,就像小时候母亲为我煲的那样,熟悉得让人鼻子一酸。我点点头,“很好喝,和妈妈做的一模一样。”



“那就好,”李芸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去客厅等着吧,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四菜一汤,每一道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每一道都是母亲的拿手好菜,看着这些菜肴,仿佛看到了母亲站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尝尝看,”表姐边说边给我盛了一碗排骨汤,“我按照大姨的做法,先用冷水焯过骨头,去除血水,然后小火炖了两个小时,最后加入少许姜片提味。”



我端起碗,轻轻抿了一口。汤的味道鲜美中带着一丝甘甜,正是记忆中母亲的手艺。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向全身,不仅仅是汤的温度,更是记忆中母爱的温暖。

“和妈妈做的一模一样,”我感叹道,眼角有些湿润,“你是怎么学会的?”



表姐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我碗里,动作亲切自然,就像母亲生前常做的那样。“那年我大二寒假,回来看大姨,正好碰上她在做饭。我就站在旁边看,她一边做一边教我。

“你别发愣了,多吃点,”表姐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记得你最喜欢吃红烧茄子,大姨做的时候总是多放一点糖,说你喜欢甜一点的味道。”



我夹起一块茄子放入口中,软糯中带着甜味,确实是我喜欢的口感。

“大姨很担心你,”表姐继续说道,眼神里带着一丝责备,“她经常跟我说,小鹏工作太拼命,生怕你累坏了身体。有时候半夜醒来,都会想起你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这些细节我从未注意过。那时的我,沉浸在事业的打拼中,把母亲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她太过唠叨,太过干涉我的生活。

如今听表姐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的每一句叮嘱,每一个举动,都是爱的表达。

“我不知道,”我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真的不知道。”



“大姨不会告诉你的,”表姐温柔地说,“她总是说,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总是拖累你。只要你过得好,她就满足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低下头,用力咀嚼着口中的饭菜,试图咽下那份酸涩的悔恨。母亲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口腔,却再也无法告诉她,我有多么感谢她的付出,多么怀念她的味道。



我们继续吃着这顿充满回忆的晚餐,话题也从沉重转向轻松。表姐给我讲述了她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南方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以及她如何一步步在职场上站稳脚跟。

我则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虽然没有太多波澜,却也算是稳定前行。

渐渐地,我们之间的陌生感消失了,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在这个充满回忆的老房子里,在母亲菜肴的味道中,我们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亲情。



03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吃完饭,表姐看了看手表,“明天一早还要赶回南方,公司有个重要会议。”

“这么急?不多待一会儿吗?”我有些不舍,因为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

“不了,”表姐站起身,收拾好自己的包,“时间太晚了不安全,我得趁天黑前赶到市里去。”



我送表姐到门口,看着她纤细的背影消失在村口的转弯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这顿饭,不仅仅是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与过去的和解。

表姐走后,我回到屋内,看着满桌的残羹冷炙,不由得叹了口气。要收拾的东西还真不少,但相比起表姐的一番心意,这点麻烦算不了什么。



我先把碗筷收进厨房,简单冲洗一番后放在一旁。老房子没有热水器,洗碗只能用冷水。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总是烧一壶热水,专门用来洗碗,说是这样才能洗干净油腻。现在想来,那不仅仅是为了洗干净碗,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手不被冻伤。



回到客厅,我开始整理茶几。表姐走得匆忙,茶几上还放着她喝过的茶杯,里面残留着半杯已经凉透的茶水。

我拿起杯子,准备一并收进厨房,不经意间发现茶几下方的抽屉似乎没有完全关好,有一角露在外面。

“奇怪,”我自言自语道,“这抽屉平时都是锁着的啊。”



我蹲下身,轻轻拉开抽屉。出乎意料的是,抽屉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个文件夹,最上面还放着一个崭新的信封,看起来与其他泛黄的文件格格不入。

我小心翼翼地取出信封,发现它并没有封口,只是简单地折叠着。心中的好奇战胜了犹豫,我打开信封,里面竟然是整整齐齐的一沓百元大钞。



“这是……”我惊讶地数了数,整整五万元。

信封里还夹着一张便条,上面是表姐熟悉的字迹:

“小鹏:

这是我欠大姨的学费,本该早些还给她。现在大姨不在了,就交给你保管。希望你能原谅我这些年的疏远,也希望我们以后能常联系。

表姐 李芸”



那时候表姐才五岁时,大姨就去世了,母亲把表姐接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整夜守着表姐睡。

不料大姨夫不到3个月就再婚了,姥姥姥爷和舅舅们都很生气,不愿意再和大姨夫来往。但是表姐还小,母亲不忍心看她被继母欺负,就经常去看她,给她买新衣服、好吃的,关心她的学习……



表姐中考那年,大姨夫想让她去读中专,说是学费低,还能早点工作。母亲知道后,二话不说,带着父亲去了大姨夫家,大闹了一场,还承诺会负担学费,表姐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母亲的爱,不仅给了我,还给了表姐,给了每一个她认为需要帮助的人。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

在这个清明时节,我不仅祭拜了母亲,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对母亲爱的更深理解,以及与表姐重新建立的联系。这或许就是母亲一直希望看到的吧。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