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走进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放眼望去,平整湿润的菌田中,一个个小伞般的羊肚菌仿佛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十分喜人。大棚内,村民们穿梭在菌垄间,仔细挑选成熟的羊肚菌,用小刀轻轻割下,不一会儿就装满整个菌筐。
“我们每天一个人就可以采摘100多斤的羊肚菌。”从第一茬羊肚菌丰收,雒洪奎和村民们每天都忙碌在棚里,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景象。
“我们买羊肚菌很多年了,这两天看到羊肚菌成熟了,我们也是马上赶过来体验一下采摘,再买点回去抢先体验春天的第一道鲜味。”顾客朱玉林说。羊肚菌被誉为“春来第一鲜”“菌中之王”。羊肚菌是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也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抢“鲜”购买。
小小羊肚菌,致富大宝贝。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从最开始只发展一两亩羊肚菌到现在已经承包一百多亩了。”种植户雒青春种植羊肚菌7年来,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的规模成熟,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也让他和村民们信心满满。“今年我们产量大概在800斤到1000斤的亩产,总的产量大概在10万斤左右。现在羊肚菌市场前景好,多年的发展也有了固定的回头客。我们很有信心。”雒青春说。
发展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羊肚菌种植不仅是一项产业的发展,更是曾口镇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曾口镇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粮食作物102840亩、食用菌103亩、巴药1900亩、水果3400亩......多元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据了解,2025年,曾口镇主要围绕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来开展春耕生产,通过扩大粮油、果蔬等早春作物的种植规模和积极打造“山里人”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全镇村民增收致富。(许丹、王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