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郊区铜山镇精准发力,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着力点,聚焦“婚丧嫁娶”陋习整治重点,因地制宜,典型引领,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以春风化雨般的宣传攻势,引领群众摒弃旧俗,拥抱文明乡风,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丽绽放。

奏响“宣传倡导”强音,播撒文明火种。一支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队伍,活跃在铜山镇的大街小巷、穿梭于各个村落农家。他们手中的移风易俗宣传单页,承载着新时代的文明期许,挨家挨户传递到群众手中。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质朴话语,为居民们细细剖析封建迷信、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的弊端,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树牢“示范带动”标杆,引领文明风尚。每月的党日活动,成为各村(居)、社区移风易俗的“动员令”。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先进典型奋勇争先,乡贤能人踊跃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内涵,成为群众眼中的“行动指南”。铜山镇深挖身边素材,围绕“勤俭节约、孝亲敬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保护环境、家庭和睦、邻里守望”等主题,将移风易俗故事搬上宣讲台。用真实发生在邻里乡亲间的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陋习危害、阐明文明道理、传递新风正气。

夯实“规范劝导”根基,筑牢文明防线。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在铜山镇村级事务管理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一纸纸村规民约,张贴在村庄显眼处,成为约束村民行为的“文明公约”。全镇不还组建起专业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与“五老”队伍携手并肩。这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定期穿梭于村落间,在宣传引导、教育监督高价彩礼治理、文明婚俗倡导等方面发光发热。同时,村两委干部红白事向镇纪委报备制度落地生根,从源头掐断大操大办的“苗头”,构建起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监督网络。(吴雅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