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含山县文明实践进小区活动中志愿者提供义诊等服务。 含山县文明办供图

初春时节,含山县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纷纷传来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体验剪纸非遗技艺,老人们排队参加免费健康义诊,多功能厅里“890青年说”宣讲员正用方言讲述乡村振兴故事……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含山县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缩影。

阵地升级:变“物理空间”为“精神磁场”

在含山县精神文明建设版图中,新风堂场所改建成了出彩亮点。这一综合性服务平台,承载着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的使命。通过对文化礼堂、村部旧址、闲置村舍等存量资源的巧妙盘活,加以改造提升,配齐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村民操办婚丧嫁娶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环峰镇梅山村新风堂,是在原先老旧的村民活动中心基础上改造升级而成,还加装了LED大屏,环境设施都焕然一新,如今已成为周边村民举办活动、宴席的首选地。“现在村民抢着预约新风堂场所办活动,跟外面大酒店相比,场地宽敞还实惠。”梅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齐业祥指着新风堂大厅介绍道,“去年国庆开始已有村民选择回乡在新风堂举办婚礼,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后的宴会档期早被订满,大家都说在自家场地办宴席既热闹又体面。”

2024年,含山县新改建挂牌新风堂场所17处,全年开展婚丧宴席、文化活动和政策宣讲等活动90余场,为群众节省支出达50余万元,引导群众破陋习、树新风。“我们将持续规范场地规划和人员管理,真正发挥新风堂的示范作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新风的滋养。”含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胡静介绍道。

服务升温:变“文明实践”为“所想所愿”

在望梅社区阳光世纪城小区广场上,72岁的刘大爷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听说要给我们免费拍照,我特意去理了发。”刘大爷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次便民服务的欢喜。

为将贴心的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含山县启动了“文明进小区 服务暖人心”文明实践进小区系列活动。每进一个小区,均设置物业管理服务、防范电信诈骗等便民展台,现场还按需设置义剪、贴心缝补、义诊、免费证件照拍摄、微文艺展演等公益展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2024年,含山县紧扣基层群众所想所愿谋划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实践进小区系列活动40余场,开展便民服务36次。

不仅如此,含山县“890”青年宣讲团也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了最基层。他们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铜闸镇太湖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活动在村文明实践站展开。“890”青年宣讲团成员通过情景式讲述、互动式问答等形式,生动诠释了好人事迹,让在场的村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太湖村村民程玉琳在听完宣讲后深有感触地说:“听了宣讲,我确实受到了教育,也激发了我向身边好人学习的决心。”文明,正成为含山最温暖的底色。

品牌升华:变“地方特色”为“文明IP”

“有了太平嫂,工作不烦找,矛盾众人调。”清溪镇太平村党总支副书记汤晓琴自豪地介绍道。这支由清溪镇太平村女干部、女党员、爱心妈妈共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效的行动,成为含山县文明实践品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太平嫂志愿服务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02年组建的全国首个“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加丰富的服务功能。她们不仅积极参与村各项工作,还主动承担起了化解邻里纠纷、促进家庭和睦的重要职责,有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含山县吴楚好人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21年,现有各类道德模范和好人志愿者113人。协会秉承“凝聚好人、宣传好人、培育好人、带动更多人向善向好”的宗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开展“爱心水驿站”“城市啄木鸟”“新手妈妈课堂”等各类文明实践项目,开展邻里互助、爱心课堂、关爱老人等文明实践活动300多场次,服务群众2万人次,曾获评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典型。

“我们将持续发力,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以文明实践‘小切口’答好为民惠民‘大文章’。”含山县文明办主任周桂军说。

下一步,含山县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讯员 唐延豪 孙媛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