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结束的2024年度徐汇区招商引资表彰大会上,徐汇区紧贴企业感受度,推出《徐汇区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营商环境8.0方案),明确2025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并推出“十大行动”。从1.0到8.0,徐汇区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持续加码,发展要素更集聚、政策环境更透明、企业服务更贴心、监管执法更高效,营商生态正在不断升级。
自2024年成功创建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以来,徐汇积极复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生动局面。
积极提升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水平,通过打造“1+1+N”(1个线上平台+1个线下专窗+N 个配套服务)综合服务模式,助力研发企业“走进来,跑出去”。深化区政府与属地海关合作机制,助力西岸保税仓库获海关总署特批针对特定展会开展“保税展示”业务试点,以“保税+直通车”模式,不仅提升保税艺术品参展便利化水平,也有效缓解经营者的资金压力。
在最新发布的8.0方案中,徐汇区明确提出,将继续以自贸区创新联动区“金字招牌”为牵引,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为企业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例如,为支持区内检验检测企业提速发展,徐汇区推进检验检测用物品“白名单”制度落地,主动复制“试点企业(研发机构)目录”制度,通过缩短通关时间,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区发改委表示,将充分发挥联动创新区优势,更大范围地推广各项试点经验,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离不开产业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8.0方案提出实施“高质量孵化器加速行动”和“新质服务商集聚行动”,让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服务商“双向赋能”。
在推动加快数智化转型方面,徐汇以更优质的政策支持和更紧密的生态联动,最大程度集聚科创资源、激活科创要素、塑造创新生态,让企业感受到营商服务的“温度”。通过放大“模速空间”品牌效应,推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品牌”新定位,全面实施孵育范式升级行动,打造超1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今年,徐汇将把模速空间“机制+政策”复制到全区,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三圈辐射、多点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格局。
同时,徐汇区还将进一步做强“数链空间”策源功能,推动区块链底座功能、空间环境和产业生态持续升级,加快区块链技术赋能企业数智化发展,驱动数字经济强势跃升。
在打响“新质服务商”品牌方面,制定徐汇区“新质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和支持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围绕“集群化、融合化、数智化、品牌化、国际化、品质化”发展方向,加快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强支撑。
徐汇积极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通过“普惠服务+规范监管”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感受度,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在徐汇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2024年,徐汇区便率先推出上海首个政务服务垂类大模型应用,在多个涉企服务场景的咨询准确率已超过90%。今年,徐汇将继续以政务服务提升为重点突破方向,升级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功能和“全程虚拟窗口”点位布局,探索用大模型手段赋能政策服务,形成更加便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在规范监管执法方面,徐汇区持续提升涉企检查质效,推动实现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在多个领域落实“检查码”工作要求,结合“无感监测”对象清单和“无事不扰”事项清单,优化检查频次和抽查比例,提升行政监管效能。以餐饮综合监管“一件事”为例,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梳理市场监管、消防、城管执法三部门涉及餐饮相关的监管事项19类65项,实现集成化、清单化、标准化的事项管理体系,真正做到“进一扇门、查多项事”。
企业感受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街镇是离企业最近的地方。在8.0方案中,徐汇区首次提出“基层营商赋能行动”,既将营商环境“颗粒度”细化到基层,也通过减负增能来提升街镇营商工作的“活力度”。
为便利街镇服务企业,徐汇持续拓展重点功能区企业服务窗口的数量和功能,一站集成注册、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法律等服务。同时,区级“营商环境顾问团”也将在今年亮相,加快响应街镇在招商、营商工作中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街镇为企服务品质。
徐汇区各街镇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各不相同,结合区域特点,鼓励各街镇开展“一街一品”“一镇一品”建设,更好打造区域特色营商环境。通过发挥徐家汇街道“六大企业服务管家”、斜土街道“十二项机制”等示范作用,打造“陪伴式”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广湖南街道“亿元街区”经验,推动虹梅街道打造“元宇宙街区”,更好在烟火气中探寻营商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平衡点。
记者:王薇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