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世博中心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奚美娟连任第九届市文联主席。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主席团名单

主席:奚美娟

专职副主席:

夏煜静 谷好好 方 坤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申阳 王 杰 王建军 李守白 吴 刚 吴向隽 辛丽丽 金江波 郑大圣 郑逸文 俞亦纲 高 渊

黄豆豆 曾成钢 廖昌永

主席团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丽萍 王健儿 汪涌豪 张国勇 郑土有 潘善助

奚美娟代表新当选的上海市文联第九届主席团全体成员,向各位委员给予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这份信任凝聚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嘱托与期盼。正因为有了大家的信任、参与和支持,上一届主席团、委员会做了颇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普遍认可;正因为有了大家的期待、帮助和勉励,这一届主席团、委员会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市委、市委宣传部和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在中国文联的关心支持下,守正创新、崇德尚艺。文联会继续做好工作,不负众望。


奚美娟表示,文联是一个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平台,也是上海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精神家园。面对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艺术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好奇和探究之心。只有心中有高峰,才能坚持艺术理想,多出好作品。只有目光平视,才能见识更开阔的生活本质。只有足迹向下,才能走向更深刻的朴素人生。希望上海的文艺工作者继续努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感召和引领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奉献给我们身处的时代。

奚美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她希望今后能够把更多的年轻人推到聚光灯下,推向更中央的舞台。从上一届开始,文联就关注到“文艺两新”人员,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更多地关注和做些实事,鼓励和助推年轻人。她以白玉兰戏剧奖为例讲述可实行的举措,上一届的白玉兰戏剧奖获奖者们带着作品走进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向海外展示了中青年演员的专业质量和艺术家风采,“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方面,我们力求在这样的平台上做更多的工作。”对于自身的演艺工作,她认为,只要身体允许,一个艺术家不能放弃自己的艺术实践。

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继续守正创新、崇德尚义,为这个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部分与会代表,畅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译协代表 吴刚

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之一,是要引进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海翻译家协会是翻译家们的一个组织,我们的工作与这个使命密切相关,上海一直是翻译的重镇,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新时代又肩负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出海这一光荣的使命,这是时代给我们的重要机遇,很荣幸能在这个时代大显身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世界优秀文明的行列,我们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形象更多地传扬到世界中去。


音协代表 廖昌永

上海音乐学院近年来致力于做好校园开放的工作,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在内容供给上,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成果的“服务社会”的转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美育大讲堂”,邀请名家大师,对我们青年学生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这些年上海音协也加大了对外开放交流的力度,在全球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对外开放,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不断努力。


新艺联代表 黄豆豆

今天我是作为新艺联的一名代表参加大会的,新艺联是上海文联这个大家庭里最年轻的一个协会,因为最年轻,所以一直受到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短短几年内已经发展到七百多个会员。我们的会员来自“文艺两新”,很多人原先我们只认识他的网名,但通过越来越多的一些文艺工作,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团结一致,为未来的发展共同努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去年6月份,我们为上海中共一大拍摄新的宣传片,原计划要找6到8位我们团的舞蹈演员来参加拍摄,但因为他们有别的工作,最后联系到了8名“文艺两新”演员。跟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自己体会很深:第一,他们毕业于全国不同的文艺院校舞蹈专业,但他们都选择到上海来发展他们的文艺工作;第二,他们没有团队的支撑,也没有后勤的保障,所有人凭着自己对舞蹈的热情来到这座城市,开始他们的艺术梦追求。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艺术上的能力,为他们搭建好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过去的五年里面,我们组织“文艺两新”加入到我们文联大家庭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中级职称评定的服务。我相信,新的一年,“文艺两新”的文艺工作者们会和文联的所有会员,在不同文艺类型的不同岗位上,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而团结奋斗。


影协代表 郑大圣

今天参加这次大会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在被大家誉为人工智能元年的2025年,在智能时代全面开启的时候,各界艺术家的第一次聚集更具有意义。当人工智能媒体到来,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会被重新建构、重新诠释,甚至是重新定义,作为导演,我非常有幸亲历这样一个迭代的时刻,我想我们会从邻界的文艺家身上学习很多东西,并观察自己领域的媒体会发生什么样的演化,怎么样回应迭代的时刻。


剧协代表 黄昌勇

上海无论是话剧,还是戏剧,或者音乐剧,这些年都在全国是引领性的、开创性的,比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了全国性的舞蹈风潮,并持续到现在,上海的戏剧演艺空间同样有开创性的作用,我们的演艺大世界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应当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文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期待文联能够搭建更大的平台,更多地关注刚刚起步的一些文艺家、文艺青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我觉得上海文艺的后备军将会不断发展壮大,上海文艺可持续性的发展会越来越多。


视协代表 王丽萍

这次文代会特别提出了我们的创作要更多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写作,为人民塑像,推出一批上海出品、上海制作,具备上海精神的作品。我觉得对于创作第一线的文艺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鼓励。真实反映这个时代的生活,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精气神,是我们创作者要考虑的内容。近年来我自己也跟很多青年文艺工作者座谈,交流创作体会,能感觉到在滚滚的时代潮流中,年轻人在文艺工作中不断成长,青年文艺者的作品被市场接受、被观众接受,令人振奋。用好人才,发挥人才,是上海的一大优势。


杂协代表 王怀甫

近年来,我们上海的杂技取得了一些成绩,杂技剧《战上海》和《天山雪》的问世,应该说对上海乃至中国杂技艺术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突破,《天山雪》去年也荣获了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思考:杂技行业应该如何创新和发展?首先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上这两部剧就是具体的生动的例证,以后我们也会继续秉持守正创新,通过我们杂技、通过我们的舞台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我们的杂技一样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角色,希望我们的观众朋友多多走进剧场来观看我们的演出。


舞协代表 吴虎生

上海芭蕾舞团是一个光荣的团队,61年前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经过六十多年的传承现在已经传到了第九代的饰演者,《白毛女》在创新精神上一直指引着每一代的演员们。2025年的7月份,我们将有一个最新的原创剧《百合花》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亮相,这也是我们芭蕾舞团多年传承的一次呈现。这部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通过青春叙事来展现战争年代的人性。我们还正在创作一部将非遗与芭蕾结合的原创剧,已经到新疆进行了几次采风,跟当地的学者、艺术家交流、请教,确保将非遗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这也是我们深扎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也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多种文化空间,进行各种文化的多元融合、创作,这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