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糖尿病高发区,为了对抗这个病还出过限糖令。很多年轻人得了这个病而不自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1.多饮: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口渴症状,导致频繁饮水。
2.多尿:如果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肾脏过滤过多的糖分,使尿液量增加,特别是夜间出现尿频。
3.多食:虽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血糖,但高血糖可能会引起饥饿,导致患者的食欲增加。
4.体重下降:尽管患者食欲正常甚至增加,但由于胰岛素不足,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体重下降。
5.疲劳: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患者常感到疲劳、无力。
6.视力模糊:高血糖可能导致眼睛内的液体渗透压改变,从而影响视力,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
7.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功能,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8.皮肤问题:皮肤干燥、瘙痒,或出现疖、痈等皮肤感染。
9.神经症状:如手脚麻木、刺痛等,这是由于高血糖损伤了神经系统所致。
糖尿病怎么办中医怎么调理治疗?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丘保润表示,糖尿病在中医里属于“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属肺,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中消属胃,表现为多食善饥;下消属肾,以多尿为主。因此,糖尿病便具有了“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在这里分享一个千古降糖专方——玉液汤,这个方子对三消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特别是上消的症状。
《玉液汤》原方组成:
生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天花粉9克,生鸡内金(打粉)6克,葛根5克,五味子9克。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阴液亏虚所引起的。中医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对应就是肺、脾、肾三脏,而山药把肺、脾、肾都补了。
山药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可以大补三脏,如果换作其他补药,补多了可能会雍滞脾胃,影响脾胃运化,而山药气阴双补,补而不腻,即便是老人、儿童也可以长期服用。
而方剂中的“黄芪”就是专门用来补气的,可以补全身之气,尤其善于补肺气和脾气,肺气足了对津液的固摄能力就强大,人体的水液就不容易流失;另外,补脾气就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可以唤醒激活胰脏的功能,让胰脏自己本身分泌更多的酶和胰岛素来分解糖分。
鸡内金可以健脾消食,帮助脾胃运化,前面先是由山药和黄芪补脾气,然后再由鸡内金来健运脾胃,脾胃强壮了,身体的代谢就更加旺盛,所谓的糖尿病也就不复存在了。
再加入知母和天花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消渴的人身体里不是水液不足吗?那就直接用这两味药来补充水液,相当于给快要干涸的池子里添水,水的鱼都快要干死了,也不能干等着天下雨啊,先把水液补上来,剩下的就可以交给脾胃来源源不断的生产水液了。
边补一边漏也不行,所以这里又用了五味子,五味子顾名思义有五种味道,五味入五脏,因此五味子对五脏都有补益的作用,但归根结底五味子还是以酸味为主,酸味主收敛,可以把身体的精华收敛住,不让它们流失。再加入“葛根”收尾。七味药一通操作下来,强壮了脾胃,补益了津液,并且把津液牢牢地收敛在了身体里面。
医案
男,56岁,主诉:口干口渴,每日晚上要喝两暖壶水,并且多食易饥,尿量及次数比以前大为增加,已3个月余。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未进医院治疗。
刻诊:患者全身消瘦,口唇干燥,双目干涩,自觉倦怠乏力。怀疑是糖尿病,嘱其化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尿糖。化验结果提示:空腹血糖19.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4.7mmol/L,尿糖(+++),最后确诊为糖尿病。
中医诊为消渴病。让其住院治疗,但患者要求带中药回家治疗。即处以玉液汤加枸杞子12g,山茱萸10g,生地黄18g,玉竹15g,10剂。
10日后患者来复诊,口干口渴明显减轻,夜间饮水量少了一半,小便次数也明显减少,全身觉得有劲了。
查空腹血糖10.5mmol/L,尿糖(+)。效不更方,原方继服10剂,服完后患者又服了10剂,坚持服用,1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查空腹血糖6.1,尿糖(-)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