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糖尿病已经有47年了,之前年轻的时候还觉得‘不打紧’,但现在眼睛越来越不舒服,还容易口干舌燥……”近日,在市北医院二楼新开设的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诊室,82岁的康阿姨止不住向医生“倒苦水”。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满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彭浦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需求,近日,市北医院开设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典型症状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糖尿病往往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中的并发症。就像刚刚求医的康阿姨,患糖尿病47年了,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康阿姨自述平时有注射胰岛素,我们在这基础上用中医药治疗的方式,缓解她出现的口渴等不适症状。”市北医院中医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叶敏告诉记者。


据介绍,中医临床治疗消渴病时,多根据气血阴阳辨证,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型。其中,阴虚热盛多见于糖尿病早期血糖较高的患者,气阴两虚常见于早、中期患者,阴阳两虚则多见于病程很长的已有诸多并发症的患者。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治则养阴清热。

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伴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治则益气养阴。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温阳育阴。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治疗2型糖尿病,绝大部分患者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血糖明显升高时,中医药能帮助患者更加稳定地控制血糖,甚至实现长期的临床缓解;在血糖控制良好时,中医药能帮助患者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市北医院地处人口密集的彭浦地区,主要承担着辖区近60万人的医疗服务。市北医院开设该门诊的举措,不仅是为服务社区、惠及百姓,同样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相信通过专病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将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便捷的就医体验。”叶敏表示。


市北医院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共和新路4500号2楼中医科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