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融媒 朱铭宇 作
【画中话】
马也
保健品被吹为“神药”,竟然能够糊弄相当一批老年消费者。近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批案例,江苏就有2例入选,骗子们的伎俩应引起人们警惕。
骗子欺骗人都有一个套路,像公布的申某某等人,低价采购降糖产品、穴位压力刺激贴、三七粉等后,通过在电视台投放事前录制的广告,伪装成糖尿病康复专家在线直播接听患者电话、推销降糖产品的形式,吸引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使得很多患者轻易上当受骗。
普通的保健品充当“神药”,欺骗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诈骗金额竟达2亿元,媒体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世上哪有什么“神药”?诈骗者夸大其词的说法,实际上很容易识破,然而结果却令人遗憾。为了谋取各自的利益,都把求药者当作“唐僧肉”,背后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实际生活中,一些经营者把普通保健品吹为“神药”,这样的现象还非常之多。特别在监管不严的社区,很多老年居民都会被类似的组织者忽悠,不少人为了拿到一点小礼品,慢慢地上了他们的当,最终花了几千上万元,买到的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保健品,有的甚至可能还有危害。
很显然,针对类似的经营欺诈行为,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只有严格监管线上和线下的不法行为,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利,杜绝以“神药”欺骗公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