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作为中央科创区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蓬勃发展,黄浦区针对楼宇、园区和重点产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得益于中央科创区的专业企业支持,黄浦区多个社区场景纳入低碳应用,“碳普惠”深入人心。
毗邻黄浦滨江的耀江社区在2017年就被纳入“上海市首批低碳社区试点”,在社区内,很多低碳应用惠及居民。比如,社区特意选购了100辆公共租赁自行车供居民外出使用,该项目建成后也成为全市首个社区公共租赁自行车项目,居民出行更方便了。今年,在半淞园路街道的指导下,耀江第一、第二居民区申报“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并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名单,一批低碳项目相继落地,这让居民看到了“节能减排”实实在在的“福利”,干劲更足了。居民孙女士表示,“以前对于节能减排感受不是很深,现在发现其实就在身边,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居民们看得到,配合度也高。”
其实,像耀江社区这样的“低碳社区”今年将在半淞园路街道逐步拓展,耀江第一居民区下辖耀江花园、白玉兰家园、欣安基、淞园大厦、黄浦滩名苑;耀江第二居民区下辖越纪公寓、金中苑、精文苑、驰骋小区、雾晓大楼、滨江璟湾社区。这些小区都将复制“耀江经验”,共享科技成果。
屋顶光伏板
小区健身点光伏板
此外,为了建成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耀江社区建成了一批社区光伏示范点位。在璟湾社区广场上,夜晚的装饰灯等户外照明采用了光伏太阳能发电板。淞园大厦屋顶光伏建设计划于2024年竣工,利用屋顶安装太阳能,对建筑楼宇用电起到补充作用。待淞园大厦项目建成后,将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璟湾社区屋顶光伏、阳台光伏、耀江花园围墙光伏等光伏项目建设。
耀江社区还将与“双碳”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打造“近零碳居委”,建设兼具“双碳”生活科技体验与“双碳”主题艺术策展功能的空间载体;数字化赋能“双碳”试点示范创建,开发应用碳能耗管控系统,进一步拓展碳普惠、碳积分消纳乃至碳交易试点,探索“减排”到“碳交易”,再由“碳交易”进一步促进“减排”的可计算、可交易、可持续的正向循环。
据悉,企业总部位于中央科创区的中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整合各类低碳科技,并实现整体减排目标的科技企业,通过“普惠云”技术,“减碳技术”被越来越多人群了解并实践。“我们就是在为实现‘零碳’目标而努力,比如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通过绿植和循环抵消掉这些碳排放量,类似的科技需要整体规划,而且是综合运用。”中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挺表示,“这项技术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持,好在上海已经有了很好的推进,比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就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型节点,我们可以实现交易。”
去年底,中碳普惠云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双碳领域垂直类专业大模型。这一大模型由中碳与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半联合打造,融合700亿条参数,具备长文本处理能力,为碳核查、碳信用评价、碳交易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企业与半淞园路街道、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推动Agent为双碳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注入AI动能,加速生态系统建设。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层单元,社区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阵地。下一步黄浦区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社区绿色低碳发展,致力于在社区中传播低碳生活理念,激发社区居民践行“双碳”目标热情,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谐、美丽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拓展碳普惠、碳积分消纳乃至碳交易试点,探索“减排”到“碳交易”,再由“碳交易”促进“减排”的正向循环,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记者 / 高磊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