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地图形状宛如一只雄鸡,面向东方。数百年前,中国的版图远比现在更为辽阔,形如秋叶海棠,几乎涵盖了各个地理区域。



这张秋叶海棠版的地图,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与变迁。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多个国家选择独立,脱离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那么,这三个曾经离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国家,现在的状况如何呢?

外蒙古

最初,蒙古高原是一片无人问津的土地,历史上曾被多个民族占领,但都未能长久统治。早在秦汉时期,一支与华夏族同根同源的部落——匈奴,便占据了这片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人、柔然人和契丹人也相继统治过这里,并与汉族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双方人民不断交流,最终文明相互融合,成就非凡。



由此可见,蒙古地区与中国的关系千丝万缕,经过上千年的民族融合,其中一部分甚至成为了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十七世纪末亲自征讨葛尔丹,成功击败准噶尔部,将外蒙古纳入大清版图。随后,清朝在外蒙古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以加强管理。



然而,到了晚清时期,国力衰微,列强环伺,英日等国从海上侵扰中国,老邻居沙俄也心怀不轨。当时中国的外交困境尽显无遗,尤其在二战末期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无情地出卖了中国的权益,导致蒙古国独立。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使民众生活富足。与此同时,蒙古国人民的生活现状又如何呢?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虽然蒙古国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但世界银行将其定义为中低收入国家,表明其发展不尽如人意。由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蒙古国的发展水平远低于我国的内蒙古地区。



现如今的蒙古国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蒙古国的投资建设,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开发,逐渐改善了该国的经济状况。



哈萨克斯坦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具有显著的交通优势和相对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位于中亚的大国,其部分领土(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阿拉木图周边)曾经也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早在汉代,这些地区就归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多年来一直与我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直到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切断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这一中断持续了千年之久。直到清代,乾隆皇帝派大军再次收复西域,并设立伊犁将军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



然而,随着国力衰弱,晚清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沙俄入侵了该地区,从此这里脱离了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成为向西发展的关键路径,哈萨克斯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再次成为中国向西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重要的工业国,中国对工业原料需求巨大,而该地区丰富的能源物资极大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今,中哈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关系正深刻影响着两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唐代时曾属于安西都护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这里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而中亚和西亚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经此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



塔吉克斯坦北部的索格特州曾是大宛国的一部分,如今是该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集中了许多大型纺织企业,这得益于其位于丝绸之路节点的地理优势。



近代以来,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塔吉克斯坦离开了中国。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塔吉克斯坦也随之独立。



独立初期,该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如今,在与中国的合作下,塔吉克斯坦逐渐摆脱了单一的经济结构模式,产业日益多元化。



结语

这三个国家曾是中国古代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与华夏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近代由于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无能,它们被迫独立。



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我国展开了合作与交流,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始终影响着它们。

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和经济腾飞,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与我国的合作日益紧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包容性也在促进这些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塔吉克斯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经济》



塔吉克斯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