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我们的老朋友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这是他在2021年就任以来,第四次访问中国了。
这次,蒙古总理的到来,除了推动中蒙之间友好关系之外,双方还达成了一份重要协议,其中涉及铁路、能源等领域。
中蒙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但对于这位老邻居,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重要条件,来保证中蒙合作平稳落地,这个条件,相当于给其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
蒙古有丰富资源却无力转化
被中俄紧紧包围着的蒙古国,除了畜牧业是国家支柱产业之外,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成为了蒙古国新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拥有丰富资源的蒙古,由于其自身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的微妙,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界。
不过蒙古的邻居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消耗大国,无论是蒙古的畜牧业还是矿产能源,与中国的合作都能一定程度地支撑起他们的经济。
在中国强盛的需求之下,中蒙双边贸易额屡攀新高,就在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90亿美元。
其中,煤炭等能源贸易成为了中蒙合作的主力,蒙古向中国出口的煤炭数量在短短两年间跃升了两倍有余。
就在2022年,煤炭在中蒙进出口数量还只有3100万吨,到了2024年,双方的煤炭贸易数量就达到了8300万吨。
在中蒙合作深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蒙古深深的不安。
从建国之后,蒙古就受制于地理因素,中国和俄罗斯成为了他们绕不开的结。
但蒙古又不甘心被困于其中,这会严重制约蒙古的经济发展,所以一直以来,蒙古都在寻求与第三国的联系。
他们努力开辟外交赛道,就是为了尽力摆脱中俄对其的影响。但蒙古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怎么开辟外交关系,与中国合作依旧是他们的最优选。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在物流运输方面,蒙古也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这也就造成一个现象,蒙古越想要开辟“第三邻国”,蒙古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就越紧密。
2024年,在蒙古国全部出口额中, 仅是对中国出口,就占据了蒙古出口总额的91.3%。
将自己几乎全部身家都压在中国身上,这搁谁谁不慌?但蒙古做了那么多年努力,却都没有办法摆脱中俄的影响,既然如此,不如“躺平”。
他们依旧以开辟“第三邻国”为梦想,但短时间内,蒙古只能面对现实,想着怎么扩大对华贸易,来促进自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思来想去,蒙古国又将目光放在了甘—嘎铁路项目上。
七十年
中国老早就明白“要想富,先修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大力建设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等。
这样一来,资源流通,人员流动,带动的是经济,是社会新的活力,但我们可能想不到的是,中蒙互为邻国,双方边界长达4700公里,却只有一个铁路口岸。
铁路运输这一主力受限后,蒙古的资源出口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抛开铁路不说,就连中蒙公路口岸,也只有可怜的13个。
所以中蒙之间想要深化合作,就必须提升蒙古的交通运输能力,基于此,甘—嘎铁路被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甘—嘎铁路项目并非是近年才被蒙古考虑到,早在2004年的时候,该项目就已经出现了。
那为什么时隔这么长时间,它才重新露面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蒙古曲折的社会转型了。上个世纪的蒙古,虽然名义上是独立了,但它的发展甚至是社会走向全部都依赖着邻国苏联。
苏联走什么道路,蒙古也不管契不契合国情,就闭眼跟着走,这就导致国内情绪时常高涨,到头来国家发展几乎一塌糊涂。
更惨的是,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还在九十年代骤然崩塌,没了主心骨的蒙古,一方面是受到苏联崩塌的影响,一方面也是趁此机会赶紧独立。
在多重思想的割据下,蒙古的正常发展进程被国内各方势力所扰乱,政治混乱最直观地体现在了国内的经济上。
面对着惨烈的“成绩单”,蒙古不得不强力改变政治环境,避免党争,让国家经济稳定下来。
奥云额尔登就承担着这样的责任,他自2021年就任蒙古总理之后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近20年来唯一一位任职超过4年的总理。
政治稳定后,蒙古便开始立即着手国家发展,他们制定了四年行动计划,在14个大项目中,甘—嘎铁路等3对口岸跨境铁路项目位居首位。
多年混乱,蒙古终于明白了制约自身发展的是什么,秉承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经典理念,蒙古总理于2月14日访华,这次,中蒙合作再次取得了重大进展。
新的铁路项目
访华期间,中蒙双方签订了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建设、煤炭贸易和塔温陶勒盖煤矿产能提升的协议。
该协议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该协议标志着中蒙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要知道,中蒙之间上一次签署铁路口岸协议,还是在1955年,那条铁路口岸就是目前中蒙唯一一个铁路口岸,这第二条铁路口岸时隔七十年,象征意义非同一般。
二则是该协议不仅涉及铁路,还与蒙古煤炭资源息息相关。
中蒙想要建设铁路,中国当然可以承担建设相关,但我们也并不是为了中蒙关系白白建设的。
建设可以,但需要深度绑定煤炭资源。
修好铁路后,双方煤炭交易必然再创新高,另外,煤矿产能也要有所提升。该条件相当于给蒙古带了个“紧箍咒”,来确保中蒙合作能够顺利推行。
对于蒙古来说,该合作就是他们经济发展的希望。
双方敲定,2027年,甘—嘎铁路将正式投入运营,该铁路每年预计能承担蒙古近6成的煤炭出口任务,多运输3000吨货物,蒙古国的的煤炭收入就增加了15亿美元。
这15亿美元收入放在别国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外汇储备只有50亿美元的蒙古来说,这就是笔巨款,有了收入,国内经济就有了希望。
而对于我国来说,中蒙之间深化合作也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还能在进一步减少资源对我国的潜在限制,何乐而不为呢?
甘—嘎铁路项目虽然足够亮眼,但在该项目之后,中蒙双方预计还将开通多条跨境铁路项目,这只是个开端,随着合作的深入,中蒙将会迎来更多致“致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