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2月14日下午在哈尔滨会见来华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总理表示,中国和蒙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紧密合作、携手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同呼日勒苏赫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平稳健康发展,正在朝着构建中蒙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
据外媒报道,蒙古国的总理奥云额尔登突然对外喊话,表示愿意与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进行三方会谈。“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不必多说,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该管道项目起自俄罗斯,中间途径蒙古国,终点在东大。该项目在2022年就已经启动了勘探和设计工作,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建成,反而还传出了停工的新闻。至于其中的原因,除了传说的价格问题之外,就是中俄两国对蒙古国的态度。
蒙古国领导者(资料图)
该管道项目本身是中俄直接合作的项目,各自负责自己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天然气管道从新疆入境中国。但是俄罗斯一侧位于阿尔泰山,俄罗斯要修建的话,价格需要付出大量成本。为了缩减成本,俄罗斯提出了过境蒙古。中方对于这一提案是不感兴趣的,一方面俄罗斯要求中国承担在蒙古管道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即便建成该管道,每年也需要为过境蒙古提供付出大量的“过路费”。结果中俄好不容易谈妥,蒙古也能从中吃到红利,但蒙古转头就漫天要价。
本身从经济角度和能源安全角度,该项目直接从俄罗斯入境中国最方便,但俄希望拉上蒙古。经过多轮磋商,中方同意从蒙古过境,结果蒙古又想多要,觉得过境费少,这也是一直对外宣称因为价格无法达成一致而搁置。即便是普京去年访问蒙古,蒙古都没有对该项目松口,但现在局势变了,哈萨克斯坦一直希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从该国过境,加上俄乌冲突将结束,蒙古生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在中哈合作沉默6天后,蒙古喊话愿意就该项目重新举行三方会谈。
煤炭开采(资料图)
如今蒙古国愿意为中俄过境管道开绿灯,放弃了之前坐地起价式的做法,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毕竟放眼当今世界,对能源有稳定且庞大需求的单一市场真的不多。如果蒙古国继续坐视“西伯利亚力量-2”搁置下去,这个收“过路费”的机会它们就碰不上了。除此之外,据联合早报2月18日报道,在中蒙两国新的跨境铁路连接协议签署后,中蒙能源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在采访中奥云额尔登表示,蒙古国希望能把对中国的煤炭出口能力提高到1.65亿吨。
另外,蒙古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等矿产资源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蒙古国的煤炭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达190亿美元,其中,蒙古国对华出口144亿美元,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91.3%。煤炭等矿产资源是拉动蒙古国对华出口的绝对主力,蒙古国向中国出口的煤炭数量从2022年的3100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8300万吨。
天然气管道 (资料图)
蒙古希望通过介入中俄之间的合作项目,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以弥补其国内经济困境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蒙古作为地处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家,长期依赖两国的经济支持和市场准入。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蒙古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尤其是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不足,使得其政府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外部资源与合作机会。中俄之间的能源和交通项目,如天然气管道、铁路建设等,不仅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蒙古提供了潜在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