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讲好长沙“汉文化”故事、擦亮“汉文化”名片,让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广泛地抵达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长沙博物馆创新展览策划理念,打造“五位一体”展览模式。通过将展览、数字化项目、快闪、舞台剧、出版物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融合,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体验,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展览


展览以“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渔阳墓”为切入点,结合近年长沙国出土文物的新研究成果,通过运用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以及展品实物陈列等多种展示方式,复原了汉代长沙人的日常生活具象,展现渔阳王后和她所处时代的丰富内涵,再现西汉长沙国的繁荣与辉煌。

展览不以追求精美文物取胜,而是突出强调历史贡献,不是单纯的精品文物展,而是表达大历史观的文化科普展。以渔阳王后为代表的长沙国王和王后们,作为中央政权与地方政府的纽带,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长沙国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湖南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治版图,而且推动了湖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

一个数字化项目

除了实物展示之外,展览利用无人机航测渔阳墓遗址坑、三维激光扫描渔阳墓重点文物、三维建模、动画制作、多媒体展示等多种科技手段制作数字展项——“解码渔阳”,再现了渔阳墓的修筑过程,诠释部分出土文物,让观众更直观生动地了解渔阳王后的构造布局、汉代生活场景。


一场快闪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火起来”,长沙博物馆与长沙歌舞剧院进行合力探索、深入合作,充分运用文艺+文博的深度融合,以寒暑假、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多个不同节假日为契机,根据汉长沙国出土文物,在展厅内推出一系列真人情景秀。汉廷提灯仕女、渔阳公主遥望长安、乐俑击筑、舞俑翘袖、王后梳妆等等,通过音乐、舞蹈、情景表演造型等艺术形式将一幅幅活色生香的贵族日常展现在观众眼前,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长沙国的繁盛与大汉气象,同时推动长沙“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一幕舞台剧

长沙博物馆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旅消费新潮流,在2025年春节期间推出全国首个沉浸式展览演出互动剧场《寻长沙——文博风物艺术幻境》。演出以《乐·她从长安来》《诗·我有方寸心》《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三个湖湘传奇故事,串联起长沙历史文化的传奇。在《乐·她从长安来》部分,以渔阳王后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乐、舞、歌、吟诵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勾勒汉代长沙的轮廓。该剧连演14场,吸引近3000人次观演。


长沙博物馆《寻长沙》剧场蛇年新春首秀

一本书

作为展览内容的延伸以及传播湖湘文化的重要手段,展览同名图录《她从长安来》将于2025年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大量展览中的精美文物图片,不仅以视觉的精度勾勒出每一件展品的样貌,还有专家、策展人从展览策划、形式设计、文物研究、考古研究等多个方面对展览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解读,为观众呈现展览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也为展览的传播和创新提供启发和参考。


展览同名图录《她从长安来》

完美收官

“她从长安来”展览自开展以来,开展专业讲解630余场,举办教育活动45次,累计接待观众1059071人,单日最高观展人数突破1.28万,创展览新高。

此外,展览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深挖传播内容等多元宣传策略取得显著成效,获主流新闻媒体报道79篇次,自媒体作品累计触达人次超过700多万,微博双话题阅读量500多万。观众反响热烈,纷纷留言表达对展览的喜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称赞展览宣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随着“她从长安来”特展的完美收官,长沙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汉代长沙国的辉煌历史,更通过科技与艺术的交融,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火起来”,为湖湘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场文化盛宴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长沙文化、湖湘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新起点。(图片由长沙博物馆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