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诗婢家”这个名字
不少成都人都知道
甚至家里还有其笔墨纸砚
日前
记者从成都诗婢家文化公司了解到
公司将首次作为出品人
试水短剧行业
“诗婢家”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
“进军”短剧圈的文化老字号
目前正在剧本创作阶段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诗婢家”第四代传承人
成都诗婢家文化公司执行董事柏添
这样描述此次对短剧的“拥抱”
“诗婢家”创办于1920年,与荣宝斋、朵云轩、杨柳青并称为国内四大文化老字号,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文房四宝、书画装裱、艺术拍卖、艺术展览等经营业务于一体的文化企业。
百年文化老字号为什么要去拍短剧?柏添表示,这源于今年1月11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启动了“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给了他灵感和动力。“在机缘之下,我们正好也接触到了一个优质的短剧制作团队,不仅了解到了当下短剧生态圈的发展情况,对这个全新行业有了更多的、更深的认识,也碰撞出了联合出品的想法。”
据他介绍,此次打造的首批次短剧共分为三部,每部预计为60集左右,最快将于今年3月完成拍摄准备并启动拍摄,成品计划在今年暑假推出。
“虽然这次我们的表现载体是短剧,但在调性上,我们是积极向上且充满正能量的;在内容上选取合家欢乐的亲情、双向奔赴的爱情等现实主义题材,其中会穿插讲述非遗故事,也会植入青羊元素。”柏添向记者介绍道。
他表示,此次老字号试水短剧,就是想尝试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促进传统的非遗文化与新兴的短剧交融互动,让非遗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新形式焕发出新生机、促进其活态传承,搭建起短剧与非遗良性互动的新桥梁,实现“1+1>2”的积极效果。
“诗婢家”作为出品方,本次不仅将会利用短剧进行非遗以及公司品牌和产品的宣传输出,同时会在版权收益、流量分成等方面试水,探索全新的业态与赛道,积累更多“触网”“破圈”的经验。
事实上,诗婢家的短剧赛道与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立园满园”的重点不谋而合。
“今年少城国际文创谷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微短剧与区内文博文旅、商务商贸、科技等行业融合发展,凸显园区演艺产业特色。”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加快推进峨影1958电影公园、文殊坊文创区二期西片区和B3地块等重点项目动工,支持首演、首秀、首发、首展等活动,促进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业态呈现,构建“非遗+顶级IP”新业态,以音乐演艺为主线、以非遗文化为底色,推动Livehouse等新场景落地呈现,打造世界级演艺文旅消费目的地。
【往 期 回 顾】
报道:陈静
诗婢家供图
编辑:梁艺怀
转发周知,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