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文章为虚构故事,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不能开,不能开棺……”
“都死了,全都死了,回来的不是……”
2004年7月,甘肃敦煌,一位中年男子被急匆匆的抬进医院,他满脸烧红,神志不清,医生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大概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应该是从罗布泊抬出来的,只有罗布泊的高温才会让人患上这么严重的热射病。
张志辉站在身旁,眉头紧锁,他倒是不担心他的死活,而是担心他能不能活下来交代被盗走文物的下落,他们进入罗布泊考古时,无意中发现一只盗墓贼,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将犯罪团伙抓获。
然而负责藏匿文物的齐斌落网时高烧不退,一路上说着胡说,从其他人供述来看,他们盗走了一具价值连城的“彩棺”,楼兰本就神秘,彩棺更是罕见,他怀疑,这是一座楼兰王陵,他留下了助手,随时让他汇报情况,带着余下的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张志辉是甘肃本地人,自幼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考古学专业,毕业后便投身于文物修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早些年,他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调入北京,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文物修复项目。然而,尽管在北京的工作条件优越,张志辉始终心系家乡,尤其是对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楼兰遗址和敦煌莫高窟陆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张志辉意识到,家乡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他毅然决定申请调回甘肃,投身于当地的考古工作。回到家乡后,张志辉积极参与了多项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项目,尤其是在楼兰遗址的研究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并非第一次接触罗布泊,每年他都会前往罗布泊调研,这些年确实发现了楼兰遗址,然而每次靠近时,他都能感觉到一种……正当思索时,身边的人突然开口:
“齐斌真的只是精神失常吗?”
“我听说彭加木当年失踪时,也距离楼兰遗址相当近,会不会是双鱼玉佩。”
张志辉各种迷信传说都有涉猎,比起普通人,他们更容易接受迷信,但在接受之后也会以科学角度去解读,听着几个人议论,他瞪了一眼,还未等他开口,另外一个也加入了其中:
“六爻皆九,属全阳,阳极生阴,彭加木失踪的那一天的卦象大吉,但也是大凶,彭加木可能真的遇到了什么,但他没有把握住,所以……”
“好了,好了,抓了一群盗墓贼,怎么一个个都咋咋呼呼,医生都说了是热射病。”
话音刚落,车内几个人都不再开口,顶着炎热的高温,张志辉一行人抵达了楼兰遗址,一下车怒火冲天,气愤的说了一句:“全盗完了,全盗完了。”
他一眼望去,目之所及的地方挖出了一个又一个坑,棺木和尸骸都被掏了出来,残破的尸骨漫山遍野,甘肃9支考古队已经陆陆续续赶往罗布泊,只能所有人到齐,在进行整理修复。
最让人在意还是王陵,他们找了这么多年,总算能一探究竟,他们摸索到一个风蚀台地上,王陵竟然建在了雅丹地貌断裂层下,爬行两米长的盗洞,进入了前墓室,情况大同小异,棺材都遭到了毁坏。
令他在意的还是一旁的壁画,两旁壁画上有不同的场景,一边是似乎在举办什么仪式,几个人围着一头瞪大双眼咆哮的怒牛,另外一边则是六个人,但年代过于久远,头部已经模糊不清。
但有一个人有些不太一样,身穿鲜红长袍,手举扁圆形酒杯,其余人似乎在向他敬酒,但酒的颜色为什么采用红色,是颜料脱落了吗?他的目光看向红袍男子腰间的配饰,他绑着黑色、金色的腰带,悬挂了某个东西,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鱼形的……
他越盯着看,越觉得不对劲,他凑近壁画,嗅了嗅,好像闻到了一股香气,就像是女子的香水味一样,封闭了这么多年,壁画上的色彩可能产生了某种氧化反应。
他进入主墓室,从地面上停留的痕迹来看,应该有三具棺材,左右两具完好,中间的彩棺已经被盗走,张志辉立刻让人保护发掘,就在发掘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几块残片,刻着一些文字,与此同时,警方传来了消息,齐斌等人将彩棺和文物藏在了一个断裂层下面。
张志辉兵分两路,赶到了另外一个断裂层,深入坑洞一看,果不其然,一尊黑红相间的彩色棺材矗立在沙漠中:“你们先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去,让人带一辆拖车过来。”
他一个人留在坑洞中,张志辉看着这具彩棺,心情颇为激动,这具棺材将弥补整个楼兰的历史,他盯看的越久,黑红的线体就像是流动一样,总觉得这具棺材在吸引着自己,驱使着让他打开棺材,他一步步靠近,刚准备伸手触碰,又停了下来。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脑袋昏昏沉沉?”
另外一边已经抵达了营地,刚下车,一位考古人员连忙询问:“你们找到棺材了,千万不能打开,有点古怪”,几个人面面相觑,男子摊开手中的残片:“这上面的吐火罗语,我也不知道翻译的准不准确,但好像在说开棺者死!”
回想起盗墓贼奇斌的状态,每个人眉头紧锁,马不停蹄赶往彩棺处。
张志辉徘徊在彩棺附近,定睛一看,彩棺的棺盖竟然被打开了一道缝,齐斌难道开棺了?他愈发着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小心翼翼的抬起棺盖,“嘎”的一声,一道若有若无的香味散出,透过缝隙,向内一看,顿时脸色煞白,惊恐的看着眼前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