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家的新保姆到了。"母亲的电话让我放下手中的文件。
一想到终于有人能照顾年迈的父母,我松了口气。
可谁能想到,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站在客厅里的竟是那个曾经让我刻骨铭心的身影。
时隔十七年,命运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一切还要从一九八八年说起。
01
我叫赵岩成,一九七零年出生在南方一个叫石板村的地方。
小时候,我们家穷得叮当响。父亲靠着给人家搬砖头养活一家人,母亲在路边摆摊卖红薯。
我从小就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一九八五年,父亲借了一笔钱,开了家建材店。
也许是时运来了,那几年正赶上城里大规模建设,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
不到两年,我们家就在县城里买了房子。
从贫困潦倒到衣食无忧,这种巨大的转变让我有些飘飘然。
我开始在班上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书包,还有父亲刚买的摩托车。
学习成绩也从原来的年级前十,一路滑到了倒数。
那时的我,就像一只被太阳晒得发晕的蚂蚁,完全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直到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一九八七年深秋,孙月琴转学到我们班。
她身材瘦高,长发及腰,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记住的漂亮女生。
更让人惊叹的是她的成绩,转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年级第一。
我坐在教室后排,每天看着她认真做笔记的背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可是每当她回头看我的时候,我又会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那时的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少年。
一方面对她暗生情愫,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敢靠近她。
我开始用更加夸张的方式炫耀家里的条件,希望能引起她的注意。
直到那个改变我命运的下午。
那天是我们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公布。
我又是倒数第五,看着成绩单发呆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
"赵岩成!"是孙月琴的声音。我回过头,看见她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这是你让班长转交给我的情书吧?"她的声音很冷,"我想当面告诉你,我拒绝。"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感觉脸上一阵发烫,想说些什么,却被她接下来的话堵住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拒绝吗?"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针一样刺在我心上,"不是因为你成绩差,也不是因为你家里条件。是因为你这个人,除了炫耀就是炫耀,整天把'我家怎么样''我爸怎么样'挂在嘴边。你可曾想过,你自己做过什么?"
我站在原地,浑身发抖。
周围响起窃窃私语,还有几声轻笑。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家庭多有钱,而在于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她继续说道,"赵岩成,等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也许我会重新认识你。"
说完,她把信封撕成两半,扔进了讲台旁的垃圾桶。
那一刻,我恨不得地上裂开一条缝,好让我钻进去。
同学们的笑声、指指点点,还有她那失望的眼神,都像一把把刀子刺在我心上。
我逃也似地冲出教室,一口气跑到学校后山。
那里有一棵老槐树,是我经常躲避的地方。
靠着树干,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老人在捡垃圾。
那是我们村里的王大爷,以前经常来我家门口要些剩饭。
记得小时候,每次看见他,我都会偷偷分给他一个红薯。
可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得上一次这样做是什么时候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改变自己。
从那天起,我开始重新认真学习。
父亲看我突然变得这么用功,还专门来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我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把课本上的每一道题都做了三遍。
晚自习的时候,我总是最后一个走。
有时抬头,会看见孙月琴从前门经过,但她再也没看过我一眼。
那种感觉,就像夏天的星星,明明近在眼前,却永远触不可及。
高考那年,我超常发挥,考上了军校。
临走那天,我特意绕到孙月琴家门口,想着或许能见她最后一面。
结果只看见她母亲在院子里晾衣服。听说她考上了师范大学,准备去做一名教师。
军校的生活很苦,但我知道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白天操练到双手起泡,晚上还要加班学习。
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她说过的那句话:"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家庭多有钱,而在于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
就这样,我在部队一干就是十七年。
从一名普通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当上了团参谋长。
期间,我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母亲生病,一次是父亲六十大寿。
二零零五年,我转业回到家乡。
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城里最好的小区给我买了套别墅。
母亲一直担心我的生活起居,总说要给我请个保姆。
我没当回事,直到那天推开家门。
"小赵,快来看看,这是新来的阿姨。"母亲热情地招呼我。
我抬起头,瞬间愣在原地。站在客厅里的,竟然是孙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