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松县龙山街道韩岭村,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汉,熟悉的人都称他“六老儿”,村民中间发生点啥子大情小事,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他,谁家婆媳闹矛盾了,“找六老儿评评理”;谁家后辈对老人不孝顺了,“找六老儿过来说道说道”;村组环境整治,遭到少数群众不理解时,村里干部也第一时间找来“六老儿”;乡镇干部下乡办事,找不到当事人,也是找“六老儿”……

“六老儿”名叫王加才,1948年9月出生于宿松县龙山街道韩岭村中新组,今年已经77岁高龄。他家世代务农,父母生了他弟兄6人,他排行老六,小名“六佬”,年长时人称“六老儿”(宿松俗语,称老头叫“老儿”)。因家贫他只上过一年小学,后学艺谋生,因勤奋踏实,成为了闻名乡里的好石匠。二十出头就干“包工头”,承包了县城许多单位的办公楼建设,且质量过硬,深得各方好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带着一批搞建筑的乡亲赴南京、武汉、蚌埠等地承包建筑工程,让大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许多“弟子”还在大城市成立了建筑公司,留在了大城市发展。因为故土难离,老王回到了故乡,继续为家乡的发展奉献余热。长铺、高岭、左坝等地乡村公路的铺设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及至老年,他再也干不动了,所以赋闲在家。

但老王人闲心不闲,他“爱管闲事”,正能量满满。

韩岭村耕地面积3300亩,其中林地面积近2000亩,所以山场占了绝大部分。山上自然生长的丛树占多。2022年,王加才所在的村民组丛树大量生虫,其中有一种虫子叫松材线虫。这是一种极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林业有害生物,主要通过传播媒介如松褐天牛等昆虫传播。松材线虫进入树体后,会迅速繁殖并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导致树失水、萎蔫,最终整株枯死。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感染后的树通常在40多天内就会枯死,成片的树木在3-5年内即可毁灭‌。有专家说,这种虫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砍伐有松材线虫病的树木成了当务之急。大部分韩岭村干部带头进组宣讲,并号召村民立即砍伐病树,大多数村民积极响应,但也有少数村民阻挠砍伐,怕吃亏、漫天要价,砍伐行动一度受阻。就在这个时候,王加才挺身上前,率先把自家承包的病树全部砍倒并迅速搬至出去处理,然后对这些阻扰砍伐的村民一个一个做工作,说明政府这样做的道理,并协助村干联系外地木材加工厂上门收购病木,减少村民的损失。经过王加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的劝说,一开始想不通的村民们终于愿意清除病树,避免了村干与村民的矛盾升级,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加才老人真是我们村民中的及时雨,有时我们村干感到棘手的事儿,他能摆平……”提起王加才,韩岭村支部副书记王鹏高兴的说。

在韩岭村,村民中哪家有个烦心事,都愿意找王加才出面调解。“有矛盾,找六老儿”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有一对老夫妇养了3个儿子,几个儿子儿媳就是不赡养父母,加才老人知道后先是上门调解,调解不成就帮助这对老夫妻用法律维权,在王加才的帮助下,这对老夫妇的赡养问题终于圆满解决。王加才的一个侄子辈对自己年迈的父母拒不供养,老人夫妇找到王加才哭诉,并双双下跪请求加才帮助劝说自己的儿子儿媳。王家才见此情景,义愤填膺,一下子怒上心头,狠狠地扇了这个侄儿一个耳光,终于扇醒了这个晚辈。在众人的劝说下,这个侄儿总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母。从此,“一耳光扇醒一个不孝子”的故事在王加才家乡流传开来。

现在,随着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很多村民都会来问王加才,做这样的事会带来什么后果,做那样的事会不会影响村集体的荣誉。有着一定声望的王加才既是“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的典型,也是广大民众的服务者和乡村法治的宣传者。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中,王家才老人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