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能文能武,甚至还特别能喝。但其去世后,王震却拄着拐杖对一众将领说道:“你们千万不能学他”。
王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将星陨落
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因为身体不适,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没成想,戎马一生的许世友将军居然得了肝癌。
这个消息非常重大,工作人员也不敢马虎。最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聂凤智,让聂凤智告诉许世友。
聂凤智在得知许世友得了肝癌之后,立刻动身来到许世友家。许世友当即看出聂凤智是有事,所以就让聂凤智别卖关子了,有话直接说。
聂凤智随即说出许世友肝部出了一些问题,并劝他去北京的医院看看,那边的医疗条件要更好一些。
许世友听完后,非常淡定的,说了两个字:“不去”。
许世友得态度,聂凤智早就想到了,于是就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许世友,希望他去北京好好治疗一下。
除了聂凤智之外,许世友得妻子也很担心他的身体,也多次劝过许世友去看看。最终许世友还是妥协了,不过去的不是北京,而是上海华东医院。
在经过检查后,医生表示许世友将军的肝癌已经到了晚期。这个消息,也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直接击溃了许世友。
躺在床上好一会儿后,许世友才缓过神来,摆了摆手,让医生出去。
许世友将军患上肝癌,其实也和其常年饮酒的习惯分不开关系。他不仅爱喝酒,而且特别能喝酒。
解放战争初期,许世友的部队打了一次大胜仗。部队也搞了一场庆功宴,许世友也非常随和,直接端起一碗酒就往嘴里送。
许世友将军还多次对身边人炫耀,说自己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喝酒。一开始大家都不信,后来见识了许世友的酒量后,不信慢慢也有些信了。
不过喝酒过度,对身体肯定是没有好处的。这不,晚年许世友将军患上了肝癌。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毛主席特批
许世友将军去世后,关于如何安葬他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去世前,许世友给自己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让儿子为其买一口棺材,然后送回老家埋在爷爷和奶奶身边。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主席为首的国家领导人都倡导火葬,中央还下了一份倡议书,不少高级将领都签了字。毛主席更是身先士卒最先签下自己名字的。
那么,许世友到底是土葬还是火葬呢?
最终,关于许世友如果安葬的报告送到了邓公这里。邓公最后拍板,表示许世友可以土葬,但下不为例。
邓公之所以批准许世友土葬,一方面是许世友劳苦功高,立下了很多战功。再一个,就是许世友曾在毛主席生前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
在一众将领纷纷在倡议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许世友并没有去签,而是去找了毛主席。
他对毛主席说道,自己死后想要葬在父母身边,如果火葬的话,那就不能陪父母了。
许世友将军除了会打仗之外,还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在从事革命期间,许世友基本就没有回家,因此对母亲感到非常愧疚。
他也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去弥补老人家,好好的尽孝。但等到有了时间的时候,许世友得母亲却撒手人寰,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对于许世友来说,是一生的痛。在生前没能尽孝,许世友就决定在死后陪在父母身边,好好的尽孝心。
毛主席也懂许世友的心情,最终为许世友开了绿灯,表示他可以实行土葬,陪在自己父母身边长眠。
王震:你们可别学他
在毛主席事先答应,以及邓公的批准下,许世友最终得以按生前的遗愿以土葬的方式陪在了父母身边。
1985年10月31日上午,许世友将军的告别仪式在南京军区礼堂举行。告别仪式结束后,许世友将军的棺材被抬上了车,往河南信阳新县方向开去。
车出发的时候,王震以及一众将军也都站在外面进行送别。等车子越离越远的时候,王震将军对在场的将军表示:你们可不能学他啊。
到了新县之后,许世友将军的棺材就被抬入提起准备好的土坑之中。许世友将军的棺材里,有三样陪葬品。即10张10元的人民币,据悉这是当地习俗,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把枪和酒。枪刚好可以代表许世友将军,这也得军人身份的象征。而酒,自然是许世友将军所喜爱的,所以一起带进了棺材里。
总结
许世友将军一生戎马,击败过许多敌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贡献。而除了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之外,许世友还是一个孝子。正是因为他的孝顺打动了毛主席以及邓公,这才被破格允许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