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喻杰为党和国家贡献了诸多心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才华出众,其能力和智慧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认可与欣赏。在特殊时期,喻杰不幸病倒。躺在病床上的他,心中却萌生出一个坚定的想法。
他给孙子写了一封信,信里认真地说道,自己打算回农村当农民。在那个特殊时期,孙子下意识地问:“是因为闹的吗?”。喻杰直白地告诉孙子,他是回老家投身建设!为了达成这个心愿,喻杰还亲自去找了周总理,向总理表明自己的坚定决心。
喻杰深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
长征那会儿,喻杰在军团里当供给部长。有一回,他和战士们被敌人包围了。喻杰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况,心里清楚,只有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才有一线生机。于是,他抄起大刀,带头冲了上去,那气势,就跟猛虎下山似的,硬是拼出了一条生路。
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喻杰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当中校经理科长,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周恩来。那时候,国民党表面上跟咱们合作抗日,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有一次,周恩来搞到了一批汽油,让喻杰想办法把汽油安全地运回部队。国民党的部队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想半路拦截。喻杰脑子转得快,带着人在半路上就把汽油分装到小桶里。国民党拦下汽车一看,车里啥都没有,啥好处也没捞着。听说,负责这事的国民党官员还被狠狠地责罚了一顿。
后来搞大生产运动,喻杰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工商厅厅长,成了管钱管物资的官。他动员官兵们一起纺纱,自己不仅完成了定额任务,还帮新婚的妻子陈希纺。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
解放以后,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周恩来总理请喻杰去当粮食部副部长。三年困难时期,市场上东西供应紧张,总理又派他去当商业部副部长。后来国民经济好转了,可有些人花公家的钱一点不心疼,大手大脚的。毛主席知道了特别生气,非要刹住这股歪风,亲自点名让喻杰去当中央监察委员会驻财政部监察组组长。
喻杰主动离休回乡
1970 年元旦刚过,有一天,喻杰给孙子元龙发了一封加急电报,上面就四个字:火速来京。元龙不敢耽搁,日夜赶路,到了北京后,发现爷爷生病了。他赶紧问医生,才知道爷爷直肠里长了息肉,还是多发性的,没办法做手术。不过爷爷精神头倒还不错。喻杰对元龙说:“元龙啊,你们老是写信,让我回老家里看看。这回,我真要回去了。可不是回去住几天就走,我是要回去当农民!”
元龙心里直犯嘀咕,爷爷都六十多岁了,还去当农民?那时候社会不太安稳,他忍不住就问了一句:“是不是这儿太乱,待不下去啦?” 喻杰连忙说:“跟那可没关系。我回老家搞建设,这可是周总理批准的!”
喻杰为了回乡的事,已经琢磨好长一段时间了。在这之前,他找到王震同志。他俩早在 1932 年,在湘赣苏区的时候就认识了。后来长征路上,还有在延安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两人建立了过命的交情。喻杰跟王震说:“我都快 70 岁了,瞅瞅自己这身体,一天干 8 个小时活儿是坚持不下来了。我打算回老家里去,离职休养。” 当时王震担任农垦部部长,他劝老战友喻杰:“要是你身体不好,离休以后就留在北京住,没必要回老家啦!”
可喻杰还是坚持:“回老家更好,我还能为家乡建设出份力呢!” 两人聊了好长时间,王震还是不同意喻杰走,毕竟喻杰年纪这么大了。没办法,喻杰接着去找周总理,没想到总理很干脆地就答应了:“你的想法很不错啊!” 得到总理批准后,喻杰就给孙子写了封信。孙子一想到能和爷爷团聚,高兴坏了,两人很快就启程回了家乡 —— 丽江村。
喻杰在丽江那可是个名人。那时候,村里还没通公路,离加义车站有 18 里地呢。乡亲们给他准备了一乘轿子,大家都觉得,喻杰一辈子劳苦功高,年纪又这么大了,哪能让他自己走回家呢?
老百姓还想着,喻杰南征北战几十年,都做到中央的部长了,怎么着也得有几十担行李吧!于是,还来了一二十个挑着箩筐扁担的年轻小伙子。等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到加义车站的时候,喻杰早就到了。
大家一看,都惊呆了,既没有锃亮的小轿车,也没有跟着的人。他就跟普通的山区老头没啥两样,坐在车站候车室的长条凳子上!喻杰从小就离开家乡,现在老了才回来,年轻人大多只见过他的照片。这时候,谁都不敢相信他曾经当过中央的部长。
大队书记指挥着 “接行李”,问:“行李在哪呢?” 陪着爷爷回来的元龙,指了指靠墙的地方。那儿放着一个草席包,里面是一台 “东方红” 牌缝纫机,还有一个被包,两口箱子。其中有一口皮箱,一看就知道这牛皮没好好硝制过,做工特别粗糙,又笨又难看。后来大家才知道,这口箱子还是喻杰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当工商厅长的时候,用来装公文的呢。喻杰这简朴的作风,让大家都惊叹不已!
尾声
1989 年 2 月 4 号早上 8 点,平江县加义乡丽江村的村支书喻春林接到县里打来的电话,说喻杰老人在当天凌晨 6 点 10 分,在县城医院去世了。村民们听到这个坏消息,都想着要给他办个公祭仪式。毕竟喻杰是老革命,为国家立过大功,大家都觉得他的追悼会可能会在县城举行。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就去守夜,送老人最后一程。
等村民们赶到县城,才知道喻杰的遗体已经在当天下午被送到长沙革命陵园了。县里的同志跟他们说,喻杰同志的追悼会既不会在丽江村开,也不会在县城开。他是中央部一级的干部,按照惯例,他的丧事要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最起码也得在省会长沙办。
村民们说,不管追悼会在哪里开,只要让他们去,他们就一定去。真的,喻杰在乡亲们心里威望特别高,这都是因为他做人做事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