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在经济活动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人被骗做了担保人的情况,这无疑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潜在风险。
那么,一旦遭遇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笔者在《》写到,债权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担保人违背真实意愿提供担保,担保人不用承担担保责任。
因此,如果遭遇诉讼,担保人只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受欺诈,胁迫的,法院不会判定承担担保责任。
那么,能否主动向法院申请撤销担保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也即,在被欺诈、胁迫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做了担保人,是有法律依据向法院申请撤销担保行为的。
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收集证据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尽可能收集能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如书面文件、电子邮件、短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例如,债权人或债务人曾承诺不会让担保人承担责任的相关记录,或者隐瞒了借款的关键信息,如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方面的证据。
2.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与债权人协商不成,或者认为自身权益已受到侵犯,应咨询专业律师。律师会依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符合撤销担保的条件,以及提供后续的法律建议和诉讼策略。
3.向法院申请撤销或提起诉讼
在准备好充分证据后,可向法院提交撤销担保的申请或直接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清晰、准确地陈述被骗的经过和细节,由法院对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如果法院认定欺诈等情形属实,将依法撤销担保合同。
4.报警处理
若发现被骗做担保人的过程涉及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担保,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配合警方调查。
周军律师提醒,被骗做了担保人后,不要慌乱,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要及时行动,避免因时间拖延而导致证据灭失或自身权益进一步受损。
知法守法,希望大家都能充分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
点赞关注分享,让亲友都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