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回报”“债务清零”?
小心是坑!
近年来
以“解债”为名的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频发
套路层出不穷
我们该如何识别呢?
接下来
跟着云法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案例一:“众合XX公司”的解债模式
众合XX公司对外宣称以债权实现消费化债的模式进行运作:假如债权人有一份100万元的债权(欠条),则债权人可以用“50万现金+欠条(100万的债权)+10%的手续费+2000元报备费”交到“贵州众合天下债事”,该公司就把100万按12个月返给债权人,故债权可净赚398000元。
但其实参与众合XX公司债事活动的债权并未转移和消失,所以上述运作模式本质上是债权人用“50万现金+100万的10%手续费+2000元报备费”来参与众合XX债事公司的活动,可以理解为60.2万元参加一场投资活动,按期返还本息至100万。一旦解债公司出现缺口且无法补上或者跑路后,则留给债权人的是更大的债务困境。
案例二:“权行XX公司”的解债模式
权行XX公司参照银行业管理模式,拥有大量营业网点,并设立分行、支行层级,参照银行业。一方面声称可以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提供解债咨询服务及解决方案,收取服务费和保证金。即债权人可以通过“权行XX公司”代还资金,债务人也可以通过“权行XX公司”代自己向债主偿债。债权人或债务人任意一方支付“权行普惠”全部债务的10%作为服务费,支付全部债务的20%-50%作为履约保证金,向社会公开吸收资金。从缴款次月起每月定量返还现金(债务总额除以解债期限),直至期满债务返完。并由中民XX监管,由益顺XX公司完成代偿后享有该保证金。但实际上,解债服务方中民XX和益顺XX公司实际上未获得金融牌照或金融资产管理资格,仿冒银行与解债申请人签约承诺收取服务费和履约保证金。也并未调查债权债务的真实性,没有向债务人进行催收。债事服务方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所谓“解债”,一旦资金链断裂,解债申请人不仅债权本金没有着落,而且还存在交纳的解债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对于解债类非法金融活动
你了解多少呢?
这份知识点请收下
案例来源:大庆普法
长图制图:研究室
编排、一审:叶佩琳
二审:朱峰立
三审:李秋海
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