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卫生健康

这两天

#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2300度#

冲上热搜


据海报新闻,老人的孙女崔女士表示,70多岁的奶奶每天玩手机,一验光发现近视2300度,“验光师说机器都打印不出来验光报告”,爷爷则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一两点,散光300度

消息一出

引发网友热议

大家深有同感

老年人手机上瘾

特别是沉迷短视频

已经成了一部分家庭的痛点

01

如何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瘾”?

关通知

手机App通过提示音和视觉标记,让用户形成习惯性反应,进而增加使用时长。每当收到通知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或满足感,这种奖赏机制促使我们继续点击、打开和参与。

老年人很多时候弄不清楚手机里的各种系统设置、功能设置,可以帮助他们把手机里不重要的干扰信息屏蔽掉

关推荐

大多数人刷短视频停不下来,跟算法的精准推荐有关。现在国内包含推荐算法信息流的主流App,绝大部分上线了“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一般在“设置——个人信息管理——个性化内容推荐” 这个三级菜单里。

可以通过关闭这些功能,逐步降低对短视频的依赖。


限时间

手机系统设置,以及短视频App设置里,都有控制软件使用时间的功能。设置入口通常在“更多功能——使用管理助手——时间管理”的三级菜单页面。

可以采取“梯度减少”计划,比如每隔三天,把使用时长限制减少15分钟,这样使用者不会由于习惯突然中断而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

家人多陪伴

很多情况下老年人沉迷手机,只是为了排遣孤独和无聊,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增加陪伴父母的时间,多带父母去户外走走,在户外活动也能减少老年人刷手机的时间。

培养兴趣爱好

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如钓鱼、下棋、跳舞、唱歌、绘画、养花等,或多出去走走,让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就无暇关注手机里的世界了。

02

这样刷手机健康又轻松

避免长时间用眼

有些老人由于不喜欢外出活动,或因行动不便,只能在室内或床上活动,导致看电视、玩手机成了每天主要的消遣娱乐。在此提醒大家:不要长时间用眼哦!

我们的眼睛为了看清近处的物体,会用力收缩睫状肌。时间过长,睫状肌得不到休息,就会加重眼睛的负担,从而引发眼部疾病。所以请朋友们记住:连续用眼40分钟~1小时,要采用远眺、闭眼、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休息5~10分钟

用眼时注意光照环境

有些老人节俭意识较强,晚上看电视、手机常常不愿意打开灯。其实,在黑暗的环境中,电子屏幕发出的光会对眼睛产生比较大的刺激。相反,若是在光照强烈的户外场所看书看报,也会损伤视功能,造成眼睛干涩、酸痛,甚至流泪等问题。因此在长时间的用眼过程中,一定要留意周边环境光线对眼部的影响

避免使用手绢或用手揉搓眼睛

揉搓眼睛这个动作,容易造成眼部细菌感染。如果眼睛不舒服,可以先把手清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当出现眼睛干涩、分泌物增多等问题时,应及时就医,购买正规的眼药水、采取正确的滴眼操作,对症用药。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老年人常因慢性疾病诱发眼部问题,比如: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血栓人群常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有可能诱发青光眼等等。所以,老人应更加注意眼部的检查,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正确配戴眼镜

当需要佩戴眼镜、墨镜时,应通过测试评估后从正规的配镜机构购买。同时,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佩戴后的体验,定期复查。

注意休息与穴位按摩

闭目养神既能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能缓解用脑的压力。也可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如按压睛明穴:每天早、晚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在眼内角上方的凹陷中,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每次10分钟,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江小卫提醒

2300度在临床上属于较罕见的高度近视

看手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出现这种超高度近视

建议挂眼底专科的号

让专家进行眼底诊疗

明确视网膜功能状态

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治疗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南昌疾控、海报新闻、九派新闻、北京老年医院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