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塘的水多,星罗棋布的河道、湖泊,遍布田野乡村,田园交错,水村相掩,最江南的水美画卷在大地铺展,一起走进那些古朴的村落,开启浪漫水乡的“古韵新颜”之旅。


东厍村·禅意流水

翠竹环抱,古树参天,潺潺的流水以最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东厍生态之美。东厍村内,古老的瑞龙桥已经默默伫立了200多年,它横跨姚家泾,半圆桥孔与水中倒影合映成圆,古朴清幽,水天一色,如诗如画,呈现瑞龙卧波的美景。漫步桥上,倚栏观婆娑竹林,赏水波粼粼,不远处乡村客厅、林下公园、水乡人家隐约可见,移步易景间醉人心扉,仿若时光停驻。




大蒸港畔,微风轻拂,来往船只穿梭,水鸟低掠,静静流淌的河水仿佛在讲述光阴的故事。岸边的涵养林依然生机勃勃,耸立如柱的水杉与三色步道相互映衬,让色彩鲜活起来。


沿河岸前行,漫步大蒸港畔浓密的林荫下,但听钟声悠扬,禅意幽深。庄严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间,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两棵500余年的银杏古树格外醒目,它们紧紧相依,树冠相连,被称作“兄弟树”。

分布在大蒸港南北两岸的金山坟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发现将东厍村的历史追溯到5000年前,商代马桥文化、良渚文化和崧泽文化在这里迭代变迁,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正是依托“一桥一寺一遗址”特色文化,东厍村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域内姚家泾、毛泾河、东团浜等十几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坚持水域岸线同治、涵养水源,加强水源地周边河道水质保护,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生态基础,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的新时代田园生态新典范,探索出一条“古韵新生、人文东厍”的乡村振兴蝶变之路。


如今,瑞龙公园焕然新生,精致的“口袋公园”里配置了健身设施,修建了休闲长廊,一条平坦的健身步道蜿蜒其中,别有一番新意;走进乡村会客厅,品一杯咖啡,赏窗外小桥流水,别有洞天;小巧的“村史馆”,陈列着一批历史感浓厚的老物件,静静地讲述着东厍村的前世今生。


在曲水环绕的东厍,细流大河,滋润了沃土桑田,绘就了人文景观,古朴的村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浪漫水乡的古韵新颜。

东庄村·水润“红绿”


走进练塘镇东庄村,十几条河道交错纵横、水天相连,生态涵养林错落有致,街巷因河而成,绿水、白墙、黑瓦、人家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南生态画卷。


东庄村依水而居,400亩生态涵养林依偎于境内北侧。漫步林间,水杉树以它们独特的姿态,披上了焦糖色的外衣,仿佛被施了魔法,让人心旷神怡。欢快的鸟儿在枝头飞动、嬉戏,为这片树林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涵养林深处,一簇簇可爱的松茸探出了头,为静谧幽深的密林平添了几分灵气,“蘑幻森林”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当一回“采蘑菇的小朋友”,快乐一整天。

“蘑幻森林”是集菌菇种植采摘、科普教育、生态研学于一体的菌菇种植基地,孩子们在林间研学、观赏、游玩、采摘、拥抱自然,体验“菇勇者”的快乐,这是属于他们的快乐森林。


东庄的水滋养了村庄,孕育了绿色生态,也让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放射光芒。村史馆、党支部陈列室、庄前港抗日伏击战纪念点和初心课堂等红色站点,让红色记忆有址可寻、有物可看,让红色教育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古色增辉”,优良的绿色生态底板,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让东庄村走上“红配绿”的乡村振兴之路。


练塘的水

千回百转,绵延千年

放慢脚步,放松心情

来练塘

听红色故事

赏绿色田野

行水街古巷

阅时尚乡村

来源:上海水务海洋

编辑:沈千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