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事实呈现

“给自己的儿媳喂饭、擦身、按摩,甚至连大小便都要守在旁边。这公公也太……”

我是一名实习护士,前不久在医院里来了一个奇怪的病人。

是个年轻的女人,21岁,车祸导致的全身多处骨折。

来陪护的是她的公公,几乎每天都是寸步不离的陪在她身边。

本以为是亲情感人至深,直到后来的一天,她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

看着纸条上短短的一句话,我全身发冷......



01

那天刚上夜班,急诊科的电话就响了。

“小田,马上去急诊,有个重症病人要上来,多处骨折!”护士长焦急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我立刻小跑着下楼。电梯门刚打开,就看到一群人推着一副担架匆匆走来。担架上躺着一个年轻女人,双眼紧闭。她的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身上的衣服被剪开了大半,露出几处明显的伤口。

在担架旁边,一个中年男人快步跟着。

“病人家属?”我一边帮忙推担架一边问。

“嗯,我是她公公。”男人喘着粗气回答。这个称呼让我愣了一下,病人才21岁,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大。

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年轻女人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检查结果显示:全身多处骨折,其中右腿和左臂骨折较为严重,需要做手术固定。所幸没有伤及内脏和头部。

第二天一早,我去查房的时候,病人已经醒了。她叫张晴,神情呆滞。她的公公李自强就坐在病床边,寸步不离。

“你们家是哪里的?怎么会出这种事?”我一边换药一边随口问道。

“西岭村的,”李自强抢着回答,“这孩子骑电动车摔的,农村路不好走。”

张晴听到这话,张了张嘴又噎了回去,但看了看张志强,又低下了头。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在被单上不自觉地抓紧。

这种情况在我见过的病人中很少见。通常车祸后的病人,不是愤怒就是沮丧,很少像张晴这样压抑。

更奇怪的是李自强的表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公公对儿媳妇很少会这么体贴。但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护理工作:喂饭、擦身、按摩,甚至连大小便都要守在旁边。这种过分的“关心”让我觉得不太对劲。

我开始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很快,一些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02

每次我们医护人员查房,李自强总是抢着回答问题,几乎不给张晴说话的机会。

病房里其他病人的家属去食堂打饭,他从不跟着去,总是让人帮忙带。

夜里查房,我发现张晴经常偷偷抹眼泪,但只要听到脚步声就赶紧装睡。

最让我在意的是张晴的眼神。每当李自强靠近她,她的瞳孔就会微微收缩,这是极度害怕的表现。那绝不是对公公应有的反应。

直觉告诉我,这对公媳之间一定有问题。但作为一个实习护士,我又不能贸然介入别人的家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暗中观察。

直到那个雨夜。

那天晚上下着雨,我刚查完一轮房,正准备回值班室。走廊里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是张晴的病房。

我推门进去,发现张晴一个人蜷缩在床上。李自强不见踪影,这倒是少见。

“你公公呢?”我一边帮她掖被角,一边随口问道。

“他……他去厕所了。”张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马上就回来。”

果然,话音刚落,走廊里就传来了脚步声。张晴的呼吸一下变得急促起来。

李自强大步走进来,看见我在房间,脸色明显一沉。

“这么晚了还不睡?”他语气不善。

“病人咳嗽,我来看看。”我若无其事地回答,“对了,李大叔,张晴的伤口恢复得不错,但心理状态不太好。要不要请个心理医生来看看?”

“不用!”他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们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

我看了眼张晴,她又低下了头,手指在被单上画着看不见的圈。那一刻,我忽然有了个主意。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等到李自强去卫生间的空挡,溜进病房。张晴正对着窗外发呆,听见脚步声,条件反射般地缩了一下。

“是我。”我压低声音,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圆珠笔和一张空白处方单,“藏好,有什么话写下来。”

她愣住了,眼睛里泛起泪光,但没有接。

“我知道你有难言之隐。”我把笔和纸塞进她枕头底下,“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告诉我。”

之后的几天,我开始留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终于在一次打针时,机会来了。

03

那天下午三点,我去给张晴换药。李自强像往常一样守在床边,寸步不离。我假装不小心碰倒了床头的药瓶,趁他弯腰捡东西的功夫,快速地握住了张晴的手。

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她的手指缝里滑出了什么东西。是一张对折的纸条,小得只有手掌那么大。我若无其事地收回手,把纸条藏进了口袋。

等到换完药出门,我的心跳得厉害。走廊尽头有个废弃的储物间,我躲进去,打开了手机的闪光灯。纸条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每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写出来的。这段话瞬间解释了之前所有的疑惑:李自强的反常、张晴的害怕和欲言又止...

“你在干什么!”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