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范博渊 记者 郑亚雷)2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王洪涛副主任团队,依托完全国产化的惠泰三维脉冲电场消融系统(PFA),成功完成该系统西北地区首例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术。该手术标志着我国在房颤治疗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突破。
患者为一名长期房颤患者,近一月症状急剧加重,心率峰值达130次/分,严重影响生活。术中,团队通过国产三维标测系统精准构建左心房模型,结合高密度基质标测,仅用7分钟完成关键消融步骤,全程手术耗时45分钟,较传统射频消融缩短70%,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生命体征平稳。
本次应用的惠泰三维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为国产自主研发成果,包含磁电一体标测系统、脉冲消融仪及多功能导管组合。其核心创新点在于全球首款“三维+压力+线形”导管(AForce Plus),以及Pulstamper环形脉冲导管。后者首创贴靠指示和选择性电极放电技术,可灵活切换单/双环模式,实现快速透壁损伤,显著缩短肺静脉隔离时间。王洪涛副主任指出:“三维导航下的脉冲场消融方案兼具精准性与灵活性,未来可拓展至房速、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治疗,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交大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邓捷表示:“国产设备的成功应用证明我国已突破技术壁垒,有望为全球房颤治疗提供更高效、安全的‘中国方案’。未来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病院将加速技术转化,积极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普惠临床患者。”
国产三维脉冲消融技术的临床落地,标志着我国房颤治疗从“技术输入”转向“创新输出”。这一突破不仅为房颤患者带来新希望,更彰显了我国在医疗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以技术破封锁,以创新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