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郑洞国从上海迁居北京,被任命为水利局参事,仕途一片光明,可妻子却嫌弃他工资太低,抛弃郑洞国转嫁给一个富商,二十年过去后却后悔莫及,哭着求郑洞国复婚,郑洞国会同意吗?
郑洞国出生于湖南常德,年纪很小时就梦想着未来可以报效祖国。带着这个梦想,郑洞国去了长沙求学。求学期间,得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军官学校,郑洞国当即踏上南下之路。
随后,郑洞国就进入了黄埔军校中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拼尽全力努力提升自己。
在军校就读期间,郑洞国不仅专注于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同时也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在东征北伐战争中,郑洞国就曾立下多个战功,表现亮眼,深得上级信任。
23岁那年,郑洞国就凭借战功当上了团长,是黄埔军校中耀眼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在抗战期间,不怕牺牲,在前线指挥作战,有抗日名将之称。
郑洞国曾担任过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通过英明指挥,带领我军部队和盟军通力合作,顺利夺回缅北。
在事业上,郑洞国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可在个人感情问题上,他却屡屡碰壁,第一段婚姻是家里安排的,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
不过,郑洞国与妻子婚后感情还不错,一直相敬如宾,但因为郑洞国常年在外领兵打仗,妻子一人在家无人照料,最后因身患伤寒病而遗憾离世。
当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时,郑洞国内心痛苦不已,直到三年后,郑洞国与陈碧莲相识,陈碧莲慢慢走进了郑洞国的内心,也带着郑洞国走出了丧偶的痛苦。
两人结婚后,日子过得非常幸福,直到1952年,郑洞国的职位发生变动,被调到北京水利局出任了参事一职。当时,郑洞国正准备在新职位上大展拳脚,没想到却出了意外。
郑洞国要离开原本生活的上海,去往北京任职,可陈碧莲却不愿意舍弃当下的生活。上海的繁华和奢靡早已将陈碧莲完全腐蚀,她不愿跟着郑洞国去北京重新开始,过清贫的生活。
两人因为这件事争执不休,经过一年的争吵,她们还是决定结束这段婚姻。与郑洞国离婚后没多久,陈碧莲就嫁给了一个上海富商。
陈碧莲以为这样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命运再次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婚后不久,富商就锒铛入狱,出狱后身体和财产也早已亏空,最终离开人世。
丈夫的去世,让陈碧莲自此失去依靠,就在这时,她有了悔恨之意,开始怀念起与郑洞国共同生活的日子。
可那时的郑洞国已经开始了新生活,有了新伴侣,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和睦幸福,至于陈碧莲,本想着复婚,可是已经没有后悔药了。
就这样,陈碧莲与郑洞国复婚的计划也宣告了失败,夫妻之间本应该相互扶持同甘共苦,因为贪图富贵而放弃婚姻,这是对伴侣的背叛,更是对婚姻的亵渎,最后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