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住在豫东的一个村子里。
家里面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父母生了兄妹四个,我的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我是这个家唯一的女娃。
在我最小的弟弟三岁那年,我的母亲因为一场急病夺取了生命。
当时,我和我哥还有大弟弟都已经懂事了,都知道母亲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在埋葬母亲的那一天,哭的是稀里哗啦的。
而我那只有三岁的小弟弟,话都说不周全,看着我家来来往往帮忙的人,看着埋葬我母亲是噼里啪啦的鞭炮,高兴的上窜下跳。
埋葬完母亲之后,我的姥姥还有舅舅,连院子都没有进,直接从地里就回自己家了。
姥姥和舅舅自始至终都没有给我们兄妹四人说一句话,就恐怕我们兄妹四人要跟他们走似的。
村里人都说:“王凤(我的母亲)走了,这个家怕是散了,就是可怜了那四个孩子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不管是家里还是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日子虽然过的不富裕,但是我们也不缺吃少喝。
我的父亲因为有我的母亲料理着一切,所以经常游手好闲的在村子的街上拉呱说闲话。
如今,我的母亲冷不防的走了,我们家的“天”都塌了。
我们兄妹四人衣衫简陋的站在院子里看着因为母亲去世而遭受打击的傻乎乎的父亲。
父亲自打母亲走后,整个人都老了许多,原先的精气神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目光呆滞。
母亲走的那一年,我16岁。
看着家里面大大小小的四个男人,我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吧,作为家里面唯一的女孩,我不得不挑起这个家来。
于是,我就像母亲还在世时那样,挑水、抱柴、烧锅、做饭。
我把玉米糁熟练的往锅里放进锅里一瓢,又放进锅里一瓢水,然后拉着风响,就开始做起饭来。
正在这个时候,二婶却走到了我家的院子里。
二婶看见我笑嘻嘻的说:“春英,做晚饭呢?”
我头也不抬的“哦”了一声。
说实话,我不喜欢二婶,当初我母亲在的时候,二婶仗着她的伶牙俐齿,在奶奶面前可没少挑唆事情,经常气的我母亲直哭。
说实话,我母亲很老实,只知道勤俭持家,嘴巴却没有二婶会说,所以在奶奶面前也不得势。
而我的父亲,是奶奶改嫁带过来的,奶奶带父亲嫁给我后爷爷后,又生下了两个叔叔,所以我的父亲在这个家好像不存在一样。
二婶给我打了一声招呼后,就进了堂屋,不一会,奶奶也进来了。
奶奶和二婶还有父亲在堂屋里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
不一会,就见二婶兴高采烈的走出了堂屋,看着正在做饭的我,又打了一声招呼:“春英,我走了啊。”
二婶如此反常,让我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想必没有好事吧。
果然,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全家人端着饭碗都围坐在那个只有12寸的黑白电视机前吃饭时,奶奶笑眯眯的破天给我煎了一个鸡蛋饼。
我心里面虽然诧异,也没说什么,转身把鸡蛋饼给了小弟弟。
眼前的黑白电视机在滋啦滋啦的响个不停。
这台黑白电视机还是我去年跟着隔壁的建筑队提了大半年的泥兜,挣了100元的工资买回来的。
我二婶家有一台16寸的黑白电视机,我的两个弟弟特别爱回她家看电视。
二婶每次看见我两个弟弟的到来,都是满脸的不高兴,紧接着,就是赶两个弟弟走。
我知道后很生气,于是就找到了建筑队的包工头,提了大半年的泥兜,终于买回了这一台黑白电视机。
虽然没有电线,雪花点也特别多,但是最起码两个弟弟不再回二婶家跑了,我们也不用再看二婶的脸色了。
全家人吃完了晚饭后,我收拾了碗筷,准备刷碗。
我父亲第一次走到我跟前对我说:“春英,你忙了一天了,去歇着吧,我来刷碗。”
我心里一愣,我的父亲啥时候开始心疼起我来了。
正在我发愣的时候,奶奶又笑眯眯的进来了,奶奶反常似的拉着我的手说:“春英啊,你也16了,过了年也就17了,我寻思着你也该嫁人了,唉,你娘不在了,你二婶就得挑起你们兄妹几个的婚姻大事了。”
我没有说话,奶奶接着又说:“你二婶娘家的侄子,长的人高马大的,干活可有力气了,而且家里面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外加两间配房,那气势不得了,你嫁过去,就是过起了好日子”。
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二婶下午过来,原来是和奶奶还有父亲商量这事。
我心里面冰凉冰凉的,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说:“我不嫁他,我还小。”
奶奶接着说:“你年龄不算小了,他比你大,好像大个10来岁吧,不过大一点也没事,大一点知道心疼人。”
我没有说话,转身回屋里去了。
不一会,奶奶和父亲又不依不饶的跟着我进来了。
奶奶说:“春英,你只为自己考虑,你想想你大哥,你大哥今年都22了,因为家里穷,没有房子,到现在也没有成家,你嫁过去之后,他们给一笔很大的彩礼,正好够你哥盖房子,娶媳妇。”
奶奶说着说着,就强势起来,总之来说,不答应也得答应。
这时候,我哥也进来了,我哥看我的时候,那种眼神感觉到很想让我嫁出去似的。
父亲抽了一口烟说:“还是先见见面吧,万一对方是个好小伙,春英一眼看上了呢?”
奶奶犹豫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她起身出去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二婶又来到了我家里,二婶催促着我赶紧换好衣服,准备去镇上相亲。
我极不情愿的洗漱了一把,接着又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准备出家门了。
我哥走到我面前说:“春英,我的终身大事就攥在你的手里了,你也得为我考虑考虑。”
我看着我哥,气的一句话也没说,顺手推了他一把,直接从他面前走过去了。
相亲的时候,是奶奶和二婶还有我父亲和我,我们四个人一起去的。
路上时不时的有熟人给我们打招呼,问我二婶这是要去哪里?
我二婶笑嘻嘻的撒谎道:“回镇上去赶集,准备给春英买衣服去,大姑娘了,还打扮打扮了。”
我们约好的是在镇上的一家小饭馆见面,当我们到来时,对方母子两个已经到场了。
几个人客客气气的寒暄了几句后,对方小伙子的母亲说:“你们都没吃早饭吧,咱们干脆在这吃得了。”
话音落地,就要了几碗豆腐脑还有包子油条啥的,几个人落座就开始吃饭。
我偷偷的打量了和我相亲的这个小伙子,看着他好像比我大十几岁,皮肤黝黑,个子又矮又胖,说起话来还结结巴巴的。
早饭一上到桌子上,大家伙还没来得及动筷子,这个小伙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筷子,夹起一个包子就开始吃,接着就是“咕噜咕噜”的喝豆腐脑。
我用眼睛的余光盯着他,我感觉到我俩就不是一路人。
小伙子的母亲大概也是觉得小伙子表现的不好,立马打圆场先着说:“我儿啊,虽然吃饭多,但是能干活,力气大。”
我笑了笑,没吭声。
吃完饭之后,大家又寒暄了几句,这次见面也就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二婶使劲的说她本家侄子的好话:“春英啊,别看他长得不咋样,家庭条件可好了,你嫁过去不受委屈,你哥还能得到一大笔彩礼,你哥也就能成家了,这好事,回哪里找去啊?”
二婶的话刚落地,我就快刀斩乱麻的说:“你看那个人,一看就是头脑简单的人,我过日子,过的就是个人,我俩就不般配,反正我不同意”。
奶奶一听着急了,奶奶说:“春英,你咋这么不懂事呢,你爹的年龄大了,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你光为自己着想,咋不为这个家想想。”
我可怜巴巴的望着父亲,想让父亲给我说句话,没想到父亲开口说道:“大点怕啥,样子不好看怕啥,只要对你好,听你的就行,我看这门婚事可以。”
我一听,哭着喊道:“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我一路小跑着跑回了家,躺到了床上,就开始不吃不喝。
那三四天里,我水米未进,全身因为饥饿没有一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