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市特级教师、陆军物理教研工作室主持人,崇明中学物理教师陆军的教育生涯充满了责任与荣光。在课堂上,他善于用各种“魔法”让枯燥的科目变得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喜爱;近年来,在他的主持下,陆军物理教研室也聚集了一群追求专业成长的物理教师,他们在浩瀚教海中乘风破浪,取得累累硕果,于2023年入选崇明区首轮“瀛洲英才”计划名家工作室项目。
陆军
实验是物理课的“灵魂”
“今天我们做一个钻木取火的实验。”物理课一开始,陆军一脸神秘地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把木条摆在地上,在木棍上绕绳子,把木棍连在木钻上,插在木条的孔里,来回拉动绳子使木钻摩擦木条,几分钟后,木条渐渐升起白烟。
“哇——”学生顿时爆发出惊呼声。
陆军的物理课,总是让学生翘首以盼,花样百出的实验让学生们不断见证物理世界的奇妙。“看陆老师做实验就像看变魔术一样,每次上他的课前,大家都在猜今天他又会做什么实验?”谈及课堂效果,部分曾对物理学科望而却步的学生眼里也有光了。
“一节物理课能不能出彩,实验非常重要。”在陆军看来,实验是物理课的“灵魂”,“喜欢‘动手’的老师,才能带出来喜欢‘动脑’的学生。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这些年,陆军使出十八般武艺,制作了好些实用好用的创新实验。“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印象中,物理公式、定理比较多,如果理解不透其中的原理,非常难掌握。”陆军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要通过这些趣味实验把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圆周运动演示、静电飞花……陆军带领孩子们在一个又一个实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做成功的,需要反复测试。”从策划到购置器材,近几年来,陆军先后设计过50余个创新实验。接下来,他计划做更多实验让物理知识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激发孩子们更多潜力。
名师引领种子教师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多年来,陆军不仅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在学科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也是成效显著。作为陆军物理教研工作室主持人,他带领团队搭平台、促成长、广辐射、共发展,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为基本形式,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相关教研实践活动,辐射和带动了更多物理教师一起成长,培养了多名巧匠能手。
“促进种子教师成长,为区域内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是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希望能努力打造出一个集学习和研究于一体的成长发展共同体,为崇明物理教师队伍建设赋能。”陆军介绍,工作室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阅读分享、专题讲座、课例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此外,为让全体学员尽快融入团队,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还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学科专家前来培训,另一方面走出去观摩,与国内物理名家零距离接触。
日常研课活动中,在陆军带领下,工作室成员轮流上公开课,一起研讨打磨,对于区内以及市内的赛课活动争先恐后、鼎力协作。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学员们说:“陆军老师的分享以一言一语传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的专业度和成就感,让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以更大的视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育人思路也变得更加开阔,这就是物理人的‘同频共振’!”
热爱分享 乐于“收徒”
工作室创立以来,学员的蜕变显而易见。“在参加公开课活动时,团队给予我很大帮助,特别是陆老师,从最初的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到课堂知识的构建,再到实验的优化,每一步他都会在旁指导。”上实东滩学校物理老师施磊是陆军的得意“门生”,在他印象中,陆军非常热心,是一个平日里没有架子还特别乐于助人的人,“正是陆老师毫无保留的帮助和一次次磨课,让我不断精进自身专业能力。”
“研究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每完成一项课题,团队教师都会对物理教学特征、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更趋本真。他们不仅亲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也收获了“栽培”自己的乐趣。
如今,陆军物理教研工作室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教研成果,其中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复习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学大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全国二等奖。近几年,工作室带着成员们在教学研修上不断进取,俨然已打造出一个初具雏形的研究型教师团队,物理教师姚黄涛、周建辉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吴巍的教学课例《将物理在线课堂教学向课后数字化延伸》获崇明区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居家在线教学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
“独行快,众行远。”按陆军的说法,他觉得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潜行在教学教研的路上”,他热爱分享,乐于“收徒”,将自己在物理教学教研上的成果分享给青年教师,让教师成长的同时,也让学生进步。
记者:季佳倩
编辑:焦倩倩
责编:李琳、焦倩倩
给我点赞和推荐吧